|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7-03 22:35:42
【 大 中 小】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以下材料,拟写一句话新闻,要求不超过30个字(含标点符号)。 【羊城晚报讯】 记者夏杨、通讯员王丽霞报道: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首的14所高校,组成被网友戏称为“北约”“华约”的北大系、清华系两个自主招生联考平台,在同一日开展自主招生考试,引起热烈关注。华南地区的两所名校也终于一齐表态。25日晚,中山大学宣布参与2011年自主招生联考,并加盟“北约”!同时华南理工大学也宣布,加入与国内另外七所高校联合组建的第三联盟! 目前为止,高校自主招生已呈三足鼎立,北大联盟扩容至13所,同济大学领衔8所工科学校成为“北约”、“华约”之外的第三联盟。中大招生办负责人介绍,中大参加的是以综合性大学为主的自主招生联盟,其他参加的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等13所大学。 记者从华工获悉,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同意全方位合作并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作为推进招生改革的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
参考答案:中大加盟“北约”,华工加入第三联盟,自主招生呈三足鼎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B.胸怀大志,不应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 C.机会是均等的,但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D.脚踏实地方能成功,空谈只能误事。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一句简明连贯的话概述肇庆裹蒸。不超过35个字。 ①粽子是中国传统美食,以糯米为主料,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包裹,呈扭身四角形或长条形。 ②肇庆裹蒸是粽子的一种,用糯米、绿豆、肥猪肉做主料,再加入适量的精盐、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配料精制而成。 ③冬叶是肇庆特产,肇庆人用色绿叶香而且具有防腐功用的冬叶作裹蒸的外皮,把裹蒸包制成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 ④据说肇庆人制裹蒸始于秦代,当时农民为方便田间劳作,便用竹叶或芒叶裹以大米,煮熟后随身携带以作干粮,这就是最早的裹蒸粽了。
参考答案:(示例)肇庆裹蒸是一款历史悠久、造型独特、用料丰富而讲究的中国传统美食。
本题解析:材料四句话分别从粽子的主要特征——中国传统美食、原料、形状,肇庆裹蒸的原料、包装、造型和悠久历史等方面介绍的,抽取出这些主要信息点,然后按照合理的逻辑顺序“历史——造型——用料——包装——总结”加以概括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诡密天燃气铩羽而归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B.蛰伏长春藤急流勇退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C.荣膺脚指头怀瑾握瑜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就范 壁上观得鱼忘荃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参考答案:C(A 诡秘 天然气 B常春藤 D得鱼忘筌)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性争论。
①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更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化不应该存在。
②关于国学到底“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几乎没有意义。
③但居然演变成一种“轻浮”的文化争论,这就让人失望了。
④何况国学存在数千年,自有其伟大力量和深刻道理。
⑤过于随便地进行批判,没有任何建设性。
⑥国人对国学有兴趣,本是理所当然的事。
A.②①④⑤③⑥
B.⑥④②③①⑤
C.②①⑤③④⑥
D.⑥③⑤①④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与连贯,甚至还有句式方面、内容方面的要求等。此句中,“国学热”是中心词,能够承接它的只能是⑥,然后再考虑到关联词的运用等,不难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