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需在阅读文段、正体把握文段话题的基础上,再对供排序的六句话加以分析,考察它们之间的逻辑关联。横线的上文写的是雨,写“雨”“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在六句话中,最能与之衔接的是④②⑥⑤这种句式,其中⑤是递进,应排在后边;①是另一种句式,与③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两种句式以句号相隔。从而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下列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参考答案:C、E
本题解析:(C曹操始终没有善待张松,“大喜,不及穿履……先拜于地”这是袁绍的谋士许攸来降时曹操的表现;张松并未将西川地图献给曹操,而是献给了刘备)
E葛朗台说的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B.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C.打铁先得本身硬,藐视也得有点资本才行。要想“目空天下士”,自己就得才高八斗,汗牛充栋;要藐视那些蝇营狗苟之辈,自己就得是独善其身的真君子。
D.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选项A“豆蔻年华” 比喻少女十三四岁,此句对象错配;选项B“目无全牛”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运用正确;选项C“汗牛充栋” 形容藏书多,此句对象错配;选项D“求田问舍” 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多含贬义,此句似是而非。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李商隐《锦瑟》)
(2)吾尝终日而思矣,??。(荀子《劝学》)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4)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6)重湖叠巘清嘉,?,?。(柳永《望海潮》)
参考答案:
(1)望帝春心托杜鹃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天下云合响应
(4)一樽还酹江月
(5)万里悲秋常作客
(6)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际的、历史的等多种原因,中日两国关系冷热变化失常,特别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两国首脑互访中断,两国关系几近低谷,给中日双边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如何着眼现实,开辟未来,已成为两国政治家和众多民众关注的话题。双方都面临着消除已经积聚起来的部分民族主义情绪。?
在大国关系冷热的背后,理性爱国占据了双方领导人执政理念的上风。2006年10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上任13天后实现了正式访华;2007年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出访日本;2007年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2008年5月6日,胡锦涛主席出访日本。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昭示两国关系去冬入春、前景向好。
外界将安倍晋三的访华称为“破冰之旅”,将胡锦涛主席出访日本称为“暖春之旅”,那么你认为温家宝出访日本和福田康夫访问中国分别可以称为“?之旅“?之旅”。”
参考答案:“融冰之旅”、“迎春之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