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3分)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如何斗移星转、岁月更换,后人只要一读陶诗、陶文,就会心生桃花,暖意融融,悠然自悟,妙不可言。
①还用自己的作品定格、升华、传达了这种感觉
②通过这种奇妙感觉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粒桃花源的种子
③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永远平和自然,葆有一颗平常心
④作者不但用亲身的实践诠释了这种最佳的心理状态
⑤而且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
参考答案:⑤③④①②
本题解析:和横线前的“不仅”能够连贯的是⑤和①,但因为①句后有“这种感觉”,前文没有照应的语言,所以只能是⑤;在语意上承接⑤中的“永恒的普世价值”的只能是③;④中的“心理状态”和③紧密相接;④中的“不但”和①中的“还”连接紧密;②中的“这种奇妙感觉”和①中的“这种感觉”紧密相连。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B.西昌是攀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攀西资源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不言而喻,这里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C.这所学校向家长发了一封关于收取学费的公开信,既言“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可实际收费额却步步攀升。首鼠两端,堪称奇文。
D.加入世贸以来,食品、纺织、服装、建筑、金融及其他服务业就业机会增加了很多;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外语人才、复合型人才变得炙手可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
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B.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A.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应该为“不可理喻”。C.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左右动摇不定。这里用于表示言行不一,错。D.炙手可热,形容有权势,这里用来形容“吃香的人才”,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有人说,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我眼前即刻闪现出古苏州的模样。是的,苏州脱掉了罗衫长褂,苏州现代得多了。尽管手里还拿着丝绣的团扇,已经不是躲在深闺的旧模样。这样,周庄这位江南的古典绣女便名播四海了。?这段话意在表明()。
A.苏州的现代化,使仍然保有江南古典风韵的周庄脱颖而出
B.周庄比苏州更富有江南古典绣女的韵味
C.苏州的现代化,使她失去了原有的古典风韵
D.周庄是江南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无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2006·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如果说,书本凝聚着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那么,树木就压缩着一去不返的逝水流年。如果说,书本是用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那么,树木就是用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因此,读书,让我们得以了解自己,了解人生;读树,让我们懂得把握现在,把握明天。所以,读树与读书一样,是大有益处的事情。
(1)将文中缺漏的词语填入下面的空格中。
(2)就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年轮”“纹路”“纹理”等。
(2)不能互换。理由:①“凝聚”与“压缩”、“承载”与“记录”相互对应;②“压缩”与“树木”“年轮”的特征相符合,“承载”与“书本”“文字”的特征相符合。
本题解析:树木记录历史的标志就是“年轮”“纹理”等。加点的词语能否互换由文章的内。考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
①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
③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④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A.②①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