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一)
2019-12-28 07:28:27 【

1、单选题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赴考前,宝玉向王夫人磕头,与宝钗话别,并夜访潇湘,告别含恨而死的黛玉。宝玉就趁赴考的机会,独自出走了。多少天后,大雪封江,贾政官船停于毗陵驿渡口岸边,忽遇见宝玉,宝玉已做了和尚。 (《红楼梦》)
B. 《论语》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C.可怜的高老头快断气了,他还盼望着两个女儿能来见他一面。拉斯蒂涅差人去请他的两 个女儿,两个女儿都推三阻四不来。老人每只眼中冒出一颗眼泪,滚在鲜红的眼皮边上,他长叹一声,说:,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给女儿遗弃!”。(《高老头》)
D.曹操在孙权擒杀关羽、取得荆州后,表孙权为骑将军、荆州牧。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曹操欣然应允。(《三国演义》)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只按前4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8分)
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小题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小题3: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
小题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小题5: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填空题  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
(1)宋词的主要流派有______________和豪放派。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品《变形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提到屈原名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5)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君子不以言举人,?。君子以文会友,?。(《论语》)
(2)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________________;其容清明,______________;(《秋声赋》)
(3)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论》)
(4)_____________,化为狼与豺。____________, 夕避长蛇。(《蜀道难》)
(5)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小题2: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小题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