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六)
2019-12-28 07:29:29 【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倔起 倔强 婉约 惋惜
B.炫目 眩晕 慈祥 安祥
C.描摹 磨丝 末世 没世
D.交好 姣好 愕然 谔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然后根据要求答题。(5分)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在2009年7月26日举行的全区公检法系统竞职笔试中,突破常规思维,聘请了18名少先队员担当“监考官”。结果18位小学生“秉公执法”,当场在265个参考者中抓住25名作弊考生。消息传出,立即在当地引起轰动,小学生“监考官”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你是怎样看待 “小学生担当考官” 这一现象的?请就此事发表个人的见解,要求观点鲜明,见解独到,有理有据,不超过100字。(5分)


参考答案:(5分)示例1:我认为这一做法好。小学生监考,诚实可靠,铁面无私,保证了考试的公正性,同时提高了招考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的参与度,是一种制度创新,值得肯定。
示例2:我认为这一做法有失妥当。265个参考者中就有25人作弊,这么严重的作弊现象,选派小学生去当“监考官”,不是让他们去接受假丑恶教育吗?这给小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实在太大,这种做法不值得肯定。
示例3:信不过大人而叫小学生担当监考官,这一现象也从反面反映出全社会诚信度的缺失,加强全社会诚信教育,实属当务之急。


本题解析:(开放题,学生回答肯定是千姿百态的,比分分配原则:观点1分,理由阐述3分,语言表达1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下列常用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残酷无情入不敷出黯然销魂披星带月
B.浏览一遍 提纲携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 分)?
(1)?,善假于物也。(荀子 《劝学》)?
(2)然而成败异变,?。(贾谊 《过秦论》)?
(3)悦亲戚之情话,?。(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4)孔子曰:三人行,?。(韩愈 《师说》)
(5)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是??国的博物学家。?
(6)汉魏晋是我国散文迅速发展的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史记》?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


参考答案:(1)君子生非异也。(2)功业相反也。(3)乐琴书以消忧。(4)则必有我师。(5)英(6)《汉书》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假如生命是草,也决不因此自卑!要像其他同类那样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   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假如生命是树,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    地将根须钻进石缝,    生命的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    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跋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A.一抹锲而不舍汲取当然
B.一片坚忍不拔吸取当然
C.一抹坚忍不拔吸取固然
D.一片锲而不舍汲取固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结合语境选择近义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必须了解所提供词语的词义、词
性、程度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必须抓住同义词或近义词的不同语素的意义区别,必须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辨别筛选。正确理解为,“一抹”作“绿色”的量词更生动。“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前者更适合语境。“汲取”和“吸取”是同义词,区别在于风格与使用场合上,“汲取”较文雅庄重,“吸取”较通俗,前者往往与抽象事物搭配,后者既可用于抽象事物,又可用于具体事物。“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当然”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