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借希腊神话中日神、酒神之口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就算人生是场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出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写作题 在我们的选修教材《文化经典研读》中有一则选自《百喻经》的“愚人食盐”的故事:从前有一个笨人,到朋友家里去作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在菜中加了一些盐,他吃起来就觉得味道很好。笨人心里想:“菜的味道好是从盐中得来,不多的盐就已这样好吃,那么多吃些盐,味道一定格外好了。”这样想了以后,笨人就向主人索取了一杯盐,一口吞进嘴里去,不料咸得要命,就急忙把盐从嘴里吐出来。
请理解这个故事的含意,以“过犹不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企业家在谈到自己成功经验的时候说:“我就是多走了一步。”是的,在生活的道路上多走一步,或许就取得了成功。但是,有的时候多走一步,并不能改变什么,甚至带来不好的结果。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以“多走一步”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4、写作题 ? 人与人之间会有多方面的差异;事物与事物即使是同类事物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需要我们客观审视,也需要我们理智对待。实际上,“差异”的存在,反映了生命、生活形态的丰富多样,也带给了人们更多深入认识社会、认识人自身的机会。
? 既然如此,“差异”又会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呢?请以“差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什么是悲悯?悲是慈悲,悯是体恤。悲悯之心就是指悲悯、哀怜、怜悯他人的情感、态度。
人应该常怀悲悯之心,一个不具有悲悯之心的人,是断不会懂得珍爱自己,更谈不上去关爱和扶助别人的。如果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点点丢掉它的悲悯之心,最终丢掉的将是社会良知和道德文化的灵魂。我们不能对人类的不幸和苦难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而应该常怀悲悯之心,用悲天悯人的情怀相互扶持,彼此慰藉。
请以“常怀悲悯之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