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吾从而师之
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罟不入洿池
C.非我也,兵也收天下之兵
D.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俄国的两位大作家,都情不自禁的对莎士比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屠格涅夫借批评哈姆雷特,对莎剧?,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托尔斯泰就比较厉害,他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最猛烈的攻击,口诛笔伐,几乎把伟大的莎士比亚说得?。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屑一顾一无是处
B.颇有微词一无是处
C.心怀不敬体无完肤
D.嗤之以鼻一塌糊涂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完全一样的是:(2分)
例句: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A.至通州,几以不纳死
B.然而隐忍以行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4、单选题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从总体上看,职务犯罪的发案率还不高,还有相当数量的违法违纪分子仍潜藏于腐败的冰山之下。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些贪官之所以落马,并非有关部门明辨是非,发现了他们犯罪的蛛丝马迹;而是缘于一些突发事件和偶然因素。类似小偷偷出大贪官的新闻,固然常用来说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从另一角度看,也恰恰证明了腐败罪行败露的几率之低。当腐败利益与败露的危险性比率失衡时,一些官员难免会把“东窗事发”视作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一样,产生侥幸心理。试想一下,如果腐败分子十之七八身败名裂、舍官丢命,还会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吗?
A.潜藏
B.明辨是非
C.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铤而走险
5、单选题 与例句中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 王之蔽甚矣
B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D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