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九)
2019-12-28 07:51:4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②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注】①宋钦宗靖康二年(1126)春,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掳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陈与义1124年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靖康之难发生后,流离失所,后流亡到洞庭湖。此诗写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②南服,指南方。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楼阴”指楼的南面,“背日”也指楼南,两词点明观景角度:站在楼南向远处眺望。
B.颔联继续写登楼所见景色。“江湖异态”写出倚栏远眺,江水与洞庭湖水不同,异态纷呈。
C.颈联意思是:诗人被贬官迄今已有五年,“靖康之难”后,宋室南迁,诗人颠沛流离,双鬓已白。
D.尾联中用“风壮浪涌”,即写出江水湍急汹涌,同时也表明诗人此时心潮起伏如波涛汹涌。
2诗人登临远望看到怎样的景象?这种景象描写有何作用?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道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和沈石田落花诗
唐寅(明)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小题1:诗中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
?
小题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妙处。(4分)
答:?
?



5、其他题  古诗鉴赏(8分)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小题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2分)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
事物?(2分)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 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小题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小题2: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心境的?(3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面问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①?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 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 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②桃花红似锦, 生憎③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 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释:①这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者因避乱流寓蜀地梓州。
②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  ③生憎:犹言偏憎、最憎。
【小题1】颈联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作用何在?(4分)
【小题2】结合全诗,请概括出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



3、阅读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