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八)
2019-12-28 08:00:06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讲故事比讲道理更重要。曾经精致呈现的美食色香味,通过一个个的故事,不绝如缕地渗入国人心田,让人开始重新掂量民以食为天的分量,不但品味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更感恩食材中的诚信与情义,甚而忧虑五千年饮食文化在利益之惑中的局部迷失。难怪有观众说,“舌尖2”让人看了,不再只是垂涎,还有了流泪的冲动。 A.精致 B.不绝如缕 C.民以食为天 D.甚而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的“不绝如缕”意思是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不合语境,应为“丝丝缕缕”。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列材料,如果你是易中天的支持者,请你仿照对方的句式批驳对方的观点,句子结构大体一致即可。(4分) 易中天,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上一品三国,便品出粉丝无数,也让《品三国》的版权在拍卖声中得到140万的高价。随之掌声纷至沓来,口水接踵而至;网络论坛更是热热闹闹,众说纷纭。然而几组关键词逐渐浮出水面:崇高、庸俗,学术性、大众化,严肃性、娱乐化……发人深省。 有人认为:易中天混嚼三国,把“三国”变成了肥皂剧,既不能显示知识,也不能显示文化,更不能显示学术的严肃性。 答:?
参考答案:示例:易中天品说三国,把“三国”变成了大众盛宴:既做到老少咸宜,也做到妙趣横生,更做到将学术作品大众化。(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剧烈的社会变革容易催生深刻的思想,悠久的历史发展能够孕育灿烂的文化。? ①士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纷纷纵横游说、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为中华文化留下一笔辉煌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神州大地上那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社会大变革,无疑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成熟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③而对法家整个思想体系的总结和建立具有集大成地位的代表著作,就是《韩非子》了。 ④百家之中,儒家和法家则是对中国两千多年政治思想最有影响的两大学派。 ⑤尽管法家学说中的那套术治理论长期备受批评,但并不影响法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阳儒阴法显然构成了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的基调。 A.②④⑤③① B.①②④⑤③ C.②①④⑤③ D.①④⑤③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在内容上,与文段第一句社会变革相关的为②,①思想空前活跃,是②社会变革的结果,所以,与②相承接的是①;④是对①百家争鸣的进一步描述;所以排除ABD,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 (1)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__________,她飘过,像梦一般的,__________。(戴望舒《雨巷》) (3)波光里的艳影,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4)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参考答案: (1)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 (2)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3)在我的心头荡漾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士皆瞋目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的散句变成整句,不能改变原意。 吴昌硕天资聪颖、才华横溢,他既接受传统,又熔铸百家,是一个善于变法、风格独特的艺术大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吴昌硕是一个艺术大师,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他接受传统、熔铸百家,他善于变法、风格独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