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八)
2019-12-28 08:01:30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05年11月27日,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71人,伤48人,直接经济损失4293.1万元。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放炮人员使用非专用炸药违章作业处理煤仓堵塞,导致煤尘飞扬达到爆炸界限,放炮火焰引起煤尘爆炸造成的。
B.《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受全社会欢迎,因为它既可以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准。
C.如果说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D.文科学习重在积累,学习者必须多读多写,才能提升思维的品质、锻炼语言的感受能力从而整体上提高文科素质。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重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C“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搭配不当。D“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重视”压缩句子,就是“这个经验值得重视”。显然,“语文教师的重视”中的“的”是多余的。)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为其配上文字,表现其内容,揭示其寓意。不超过40字。(4分)

 
 
 
 
 
 
 
 
 
 
 
 
 
 
 
 
 
 
 
 
 
 
[来源:91exam.org]
 
 
 
 
 
 
 
 
 
   
答:


参考答案:示例1:电视摇控器和餐具刀叉等一起成为必备之物摆放在餐桌上,讽刺了人们吃饭必看电视,越来越依赖电视的现象。
示例2:电视摇控器、刀叉等被同时摆放在餐桌之上,看电视和就餐居于同样的地位,讽刺人们的生活被电视控制的现实(或讽刺人们的生活被媒体影响的现实)。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为它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本报青岛10月24日讯从今年秋季开始,教育部将在全国107所职业学校开始试点半工半读。学生可以边读书边到企业工作,以此为自己积累实践经验,解决学习生活费。这是记者从24日在青岛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试点学校可以在部分专业试点,也可以在所有专业开展半工半读。学生可以在集中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到企业实习;可以在学校和企业实行工学多次交替的学习方式。
  业内人士表示,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是解决培养与使用“相脱离、两张皮”的根本途径,还可以解决部分企业遭遇的“技工荒”,同时也是资助农村贫困学生就学的有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职业学校半工半读试点今秋开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将下列五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攀登长城,漫游故宫。??,???
?
①它们都凝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
②故宫的宫墙是朱砂色的,深沉中显出一种威严
③我同样喜欢近年来并肩崛起的新楼宇和那些纵横飞扬的立交桥
④长城的城墙是黑灰色的,浓重中透着一种冷峻
⑤它们色彩热烈明快,因而使人感到格外亲近
A.①②④③⑤
B.③①④②⑤
C.④②①③⑤
D.⑤①②④③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罪蘖编辑阴谋密计逸闻旧事
B.自诩寥落殒身不恤嬉笑怒骂
C.坍驰匪薄黯然销魂芸芸众生
D.落漠喋血赁屋授课忧患倍尝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A项中的"蘖"应是"孽","密"应是"秘";C项中的"驰"应是"弛";D项中的"漠"应是"寞","倍" 应是"备")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