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简述《复活》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
参考答案:一个秋雨的深夜,马斯洛娃赶到涅赫柳多夫途经的车站去见他。在灯光明亮的车厢内,她看到他正坐在丝绒的椅子上喝酒找乐。火车就要开动了,她举起冻僵的手敲打车窗,沿着月台拼命追去。列车走了,她仍旧在跑。雨中哭泣的她本想卧轨自杀,想到腹中的孩子又平静了下来,只是不再相信上帝和善良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课文选的是中篇。作者从大量史实中提炼出的观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二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被鲁迅先生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王羲之,字逸少,西晋琅邪临沂人。他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他作过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兰亭集序》是其代表作。
D.陶渊明,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一向被视为姊妹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修葺 辗转 披郤导窾 计日成功
B.缭绕 收讫 出奇不意 呕心沥血
C.萦纡 宛转 一泻千里 强词夺理
D.辟邪 暇迩 孤苦伶仃 前仆后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补写出下列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一划线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6分)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可以放大心灵的半径。因为读书,我们触摸到人性的复杂与迷乱;?;?;?。走出平面的生活而趋向立体的生活,有了自己的超维空间,对世界更有一分悲悯和包容,有一个更大的自我,活得更为通透与明白。
参考答案:因为读书,我们感受灵魂的崇高和智慧;因为读书,我们发现历史的真实与遮蔽;因为读书,我们化解了生命的苦痛与忧伤。
本题解析:仿写有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几种形式,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仿写题大多数都要考修辞,因此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定不要忽略。此题是嵌入式仿写,答题时要写出对读书的感悟,和上文形成排比,但须是抽象概括,不需要形象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四个连贯的短句,可以适当调整语序,增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通过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目录、索引等形式组成的文本直观、简明、醒目、概括的,并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的阅读材料。
参考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目录、索引等组成,它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等特点,它在现代社会得到广泛运用。(共4分。每个短句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长短句的变化。长句变短句的方法如下:首先压缩句子,保留主干,作为第一句;然后将压缩掉的修饰成分加上主语,成为小分句,主语因与主干一致,均可用代词指代。本句的主干是“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目录、索引等形式组成”,这是非连续性文本的组成部分;“直观、简明、醒目、概括”,这是它的特点;“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这是它的应用。根据题干的要求改成四个句子即可,特别注意的是:由修饰成分改成的句子,其主语与第一句的主语是一致的,因此都用代词“它”指代。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