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2019-12-28 08:05:01 【

1、其他题  话题和文学常识:(共14分)
小题1: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文学创作异彩纷呈,有些生活哲理和思想情感穿越时空而经久不衰,如 “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善与恶”等,会反复出现在小说的主题中。这些反复在小说中出现的人类精神现象和基本行为,通常被称为“母题”。(4分)
根据你的阅读,写出下面母题的相关作品各两个以上(本试卷上出现的作品不算)。
(1)爱情:《?》、《?
(2)战争:《?》、《?
小题2:不同的作家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和个性的艺术手法清晰或隐晦地表现对母题的阐述与发挥,从而出现同一母题下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根据你的阅读,写出下面不同作品的母题。
(3)《丹柯》、《老人与海》、《西游记》、《水浒传》:?
(4)《雪山飞狐》(金庸)、《哈姆雷特》、《铸剑》(鲁迅《故事新编》)、《俄底浦斯王》(古希腊悲剧):?
小题3:保罗—戈埃罗是巴西作家,戈埃罗的创作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炼金术士》又译为?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语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
小题4:列夫·托尔斯泰,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安娜·卡列宁娜》《复活》。其中第一部作品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小题5:清兵卫与葫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1883—1971),日本作家。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
小题6:《墙上的斑点》是伍尔芙的第一篇典型的?小说。她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其小说通过象征暗示、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表现人们的内心真实。
小题7:小说的作者总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角度和叙述的人称,叙述角度可分为全知视角和??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多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从叙述角度来看,《桥边的老人》是以?来叙述的;从叙述人称来看,《墙上的斑点》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参考答案:
小题1: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战争:《三国演义》、《伊利亚特》
小题1:英雄、复仇
小题1:《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小题1:《战争与和平》
小题1:志贺直哉
小题1:意识流
小题1:有限视角、有限视角、全知视角、有限视角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济南一名人故居题写了这样一副楹联:“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5分)
(1)这是       的故居,我们学过她的词《           》。该词用一连串叠字,写尽了悲秋伤已的情怀。(2分)
(2)请分析这副楹联的艺术特色。(不超过60个字)(3分)
答:                                                                                                                                 


参考答案:(1)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或《声声慢》)
(2)巧妙地嵌进作品集的名称,高度概括李清照坎坷的一生,上下联内容形成强烈的反差,使游人既闻丽曲妙词,又见战乱硝烟。


本题解析:(1)2分,每点1分。
(2)3分,单纯分析对仗不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于《复活》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4分)
A.卡秋莎对掌班瞧瞧,但接着突然把视线移到陪审员那边,停留在聂赫留朵夫身上。她的脸色变得严肃甚至充满恼恨了。她那双恼恨的眼睛有一只斜睨着。这双异样的眼睛对聂赫留朵夫瞧了相当久。这是在法庭上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见面的情景。玛丝洛娃认出了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心情非常复杂。
B.“不消说,这是惊人的、使人震惊的巧事!我一定要做一切能做的事减轻她的厄运。而且要赶快做。马上就动手。”聂赫留朵夫要为马斯洛娃做的事是为她请一个著名的律师上诉到最高法院。
C.“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好事嘛。不过这里头好像还有什么风流韵事。嗯,那你就讲一讲吧。”聂赫留朵夫到了彼得堡的姨母家住下,姨母询问他帮助犯人的缘由,聂赫留朵夫就把他跟马斯洛娃的关系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D.这个消息使他愣住了。他心里的感触近乎于人们听到意外的大祸临头的消息以后所生出的那种感触。他心里很难过。“这个消息”是指看门人告诉他的马斯洛娃因为与一个医生吊膀子而被主任医师打发走的事。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他首先感到羞愧和可笑,他开始质疑自己所做的一切,终于决定改变自己的决心,马丝洛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再也不管她的一切了。

E.“我并没有受苦,我一直觉得挺好。而且,要是可能的话,我以后还想为您出力。”聂赫留朵夫表示他并没有认为与马斯洛娃一起生活在流放地是受苦,他极愿意帮助马斯洛娃。?马斯洛娃拒绝了他,她与西蒙松什么也不需要了,她很感谢聂赫留朵夫为她做的一切。


参考答案:(4分)A、D


本题解析:回答此题,要在记忆中搜索关于名著的情节,然后仔细阅读个选项表述,确定其有无错误。题中,A项错误是:她并没有认出他。D项错误是:聂赫留朵夫虽然对此觉得可笑,但仍坚定他的决心,仍要做他的良心要求他做的事。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给下面这则报道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8个字。(3分)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昨天说,在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臭氧、灰霾污染为特征的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显现。大气污染防治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说,灰霾和臭氧在我国东部城市污染突出,上海、广州、天津、深圳等城市,灰霾天数占到了30%-50%。
灰霾问题之所以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较为明显,是因为这些地区的新型复合物污染和臭氧浓度很高,而这些污染物的通常是汽车尾气、制鞋厂、房屋装修等。
灰霾天气中含有大量的PM2.5。PM2.5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虽然生物学致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但统计表明,灰霾在相当大程度上提高了呼吸道发病率和心肺疾病死亡率。

 
 
 
 
 
 
 
 
 
 
 
 
 
 
 
 
 
 
 


参考答案:长三角臭氧灰霾复合型污染日益严重。【地点1分,说明主体1分,结果情况1分】


本题解析:答题时,要思考新闻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新闻“标题”要生动,能吸引读者;简洁,标题是对主体的高度概括。在组织答案时,可结合着六要素对导语部分进行删减。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②亦与他处不同
B.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②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C.①汝殁以六月二日②且硕茂,早实以蕃
D.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均为连词,表转折,却。A.①与:动词,亲附、亲近;连词,和。B.①其:副词,表祈使语气,应当,一定;语气助词,表揣测。C.①以:介词,在;连词,表并列,而且。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辨识字形》考..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