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2019-12-28 08:17:43 【

1、单选题  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众多的“天之骄子”的第一选择是进入政府机关的时候,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一定出了问题。
②几年来,看到号称“中国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2010年的报名人数已达146万,且有4000余人争一个职位的热闹场面,总感觉有这一理念在从中作祟。
③当然,这一理念已经改头换面,与时俱进,成为时尚的追求了。
④中国的封建社会终于崩溃了,但诸多封建理念却延续下来,继续支配着人们的价值取舍,“学而优则仕”即是其一。
⑤因为,任何社会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根本的推动力是科技和实业。
A.④③②①⑤
B.①⑤④②③
C.②③④⑤①
D.④⑤①②③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几乎整个冬季,阳光闪亮。田里芳草青青,农民们把牲畜赶往草场,不过也报怨这样干燥的气候,会使冬季作物歉收的。
B.德国兵看到那只凶狠的猫,竖起全身的毛向他扑来,感到快要被野猫的利爪撕成碎片,人和野猫在撕打中一起滚下了石崖。
C.家奴阶层中最后的莫希干人——几个老态聋钟的老头子和老婆子,以及老得东倒西歪的厨师,终日从这幢房子里向外张望。
D.小说中的情感表现不是像瀑布狂泻,而须像由一场又一场由细雨而涨漫的春潮,在经过耐心的酝酿和铺垫之后,具备爆发与溃决的势头。



3、单选题  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桃花源”也已经是理想社会和优美风景的代名词。
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文字的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
②“桃花源中人”“不知秦汉,无论魏晋”,已成后人常用的词语
③西方的政治名著《乌托邦》《太阳城》与其相类
④从中可以看出老庄哲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
A.②①④③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



4、单选题  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B.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
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D.医院有关人员不是采取积极措施救人,而是欲置患者于死地,掩盖事故真相,干下了伤天害理、骇人听闻的事。



5、语言运用题  把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①?,??②??,人口不过二十万,?③??④??⑤?,枕着清澈的多瑙河水, ?⑥??;这是一个孕育了音乐奇才的小城,莫扎特让城中一木一石无不浸润音乐的魅力
a、面积不过八十公顷? b、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城
c、偎倚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 d、这是一个迷人的小城
e、却有着千年的沧桑历史? f、美得让人不忍离去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