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请以“潮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可以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叙述与之有关的故事;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滑雪是一种很好的运动项目,穿越林海雪原,飞速行进在都市中无缘得见的皑皑大地上,体会从山坡上急速滑降时那种风驰电掣般的感觉,真是无限乐趣在其中。但滑雪者都清楚地知道,要想轻松愉快地顺着山坡往下滑行,就必须先背负器材、一步步辛苦地登上山顶。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文体特征鲜明;④谢绝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题。要注意仔细阅读材料,在整体感知和把握材料含意的基础上,重点揣摩材料中议论的语句,然后选取一个角度来立意。该题目最好写成议论文,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立意:一是从探究苦和乐的关系的角度,论证“先吃苦,才能后享乐”的道理;二是从探究付出和成功的关系的角度,论证“只有艰辛付出或只有努力拼搏,才能成功”。也可以论述经受磨练或直面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如有其它立意,作文首段最好有一个简洁引述材料、引出观点的过程,以免读者对作文有偏题和跑题的判断。
另外作文只能围绕一个观点来写,在举例和分析的过程中要紧扣观点;要有结构意识,讲求层次分明和过渡照应;语言要准确,流畅,生动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924年,美国家具商尼克尔斯的家失火,家具全部烧光,只留下一些烧焦的松木。可是,烧焦了的松木独特的形状和漂亮的木纹吸引了尼克尔斯的目光。尼克尔斯开心的笑了,他用玻璃片刮去烧焦松木上的尘灰,仔细琢磨,用砂纸打磨光滑,再涂上清漆,居然产生一种温暖的光泽,红松特有的非常美丽的纹理也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由此,尼克尔斯发明了仿木纹家具,结果畅销一时。他的一套仿木纹家具还被收入纽约美术馆,成了传诸后世的艺术品。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本题为话题作文,所给的文段主要反映:尼克尔斯在挫折面前,能以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去支配和控制自己的心态,这样,他才能于烧焦的松木上有所发现,最终获取成功。所以,只有以积极的心态驾驭失败的人,命运即使让他错过了月亮,也将让他看到满天的星星。这则材料是一则贴近中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材料,审题难度小,可发挥空间大,容易写出内容充实的作文来。该材料既可以写真情实感的抒情散文,也可写出理论和事实相结合的议论文。还可写出生动有趣的小小说。(从其它角度考虑也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诗句(选自陈敬容的诗作《窗》)
我有不安的睡梦
与严寒的隆冬;
而我的窗
开向黑夜,
开向无言的星空。
全面理解诗意,自拟题目,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是陈敬容的诗作《窗》,开窗卷帘则是开放型的,是对广大空间诗意的感悟和生命的精神追求。虽然《窗》是表现失落的爱情之作,但她却以另一种女性的深沉音色唱出了哀婉的歌。尽管“而我的窗/开向黑夜,/开向无言的星空”,她藐视黑暗的现实,她鞭笞黑暗,在黑暗中讴歌和向往光明。读她的诗,绝无被黑暗吞噬的窒息感,憧憬和希望具有压倒一切的力量。?所以可以立意为:对生命的精神追求,憧憬和希望。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请以《其实很简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其实很简单
我珍惜阳光,将温暖放在手心,等待着敞开心扉,给那些孤独的孩子一个灿烂的微笑。
------题记
“噼啪噼啪”,热闹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交相呼应的轰响宣泄出人们心中的欢乐。灿烂的烟花在空中朵朵绽放,如星星落满黑绸似的天空,又象钻石在黑暗中闪出点点亮光,浓浓的喜悦气氛在空中弥漫,交织着电视里那弦目的色彩,我兴奋得象只小鸟,上窜下跳地闹个不停,直到电视里传出轻柔的音乐时,我才安静地坐回椅子上,因为在屏幕上出现的是一群入城打工者的子女,他们身着颜色各异的衣裳,有的黑瘦,有的白净,脸上却带着同样一副认真的神情,稚嫩的童音从电视里传出,他们一字一句地朗诵着发自他们内心的诗歌------他们的心里话。望着他们童真无邪的眼睛,我好象在品一杯苦涩的茶。
“我们的校园很小,放不下一个鞍马。”
仿佛在一瞬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我所在的学校。每天清晨,迎接我们的是气派的学校大门,草木繁密的小道旁是偌大的操场,而供我们体育锻炼的排球场和蓝球场更是一应俱全,壮观雄伟的教学大楼则被树木掩映着。我们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校园里感受着春天的梦幻,夏天的繁茂,秋天的成熟,冬天的沉思。而放不下一个鞍马的学校在我看来就象是一个笑话,我所能勾勒出的形象就是一座摇摇欲坠的瓦房。
“我们的教室很暗,灯光只有几瓦。”
“老师,黑板上的字我看不清。”,一个同学打断了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课。老师皱了皱眉,“啪”地按亮了讲台前两盏明晃晃的吊灯,这个小插曲惊动了正昏昏欲睡和正开小差的同学,我无奈地叹了口气,瞅了瞅窗外有些刺眼的阳光,它将我的影子大片大片地投在地上,我使劲地关上窗户,将视线拉回到灯光璀璨的讲台上,窗外的光线调皮地钻进教室,与教室里的灯光交融在一起……。
“我们的桌椅很旧,坐上去吱吱哑哑。”
我淡淡地苦笑了一下,我们班的桌椅本是与高科技的电脑、放映机等设备配合得完美无瑕,崭新的桌子旁还很别致地为同学们的雨伞设计了一个挂勾,可在某些同学的摧残下,现在有的桌椅坐上去也是“吱吱哑哑”。
我看着电视上的孩子,他们胸前的红领巾在聚光灯的照耀下鲜艳得象一团燃烧的火。他们倔强地挺立着,声音却柔和得似乎要融入音乐的旋律中,灯光为他们描上了淡淡的轮廓。
“但是,我们的作业工整,学习不差!”他们的声音突然高了许多,令我为之一震。“别人与我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他们的眼神霎时间充盈着光彩,真挚地抒发他们对父母的爱,对生活的爱。窗外雷鸣般的鞭炮声仿佛一瞬间被隔绝在了世界之外,我的耳旁回荡着他们好似宣言一般坚定的声音。
心,荡起阵阵暖流,诗言有尽意难尽,我沉浸在这首诗中。
默默的,我将这首诗烙印在心灵深处,它教会我将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一一珍藏在心底。我所渴望的,是一种宽容的品质,友善地对待身边的人,无论生活亦或学习,将他们给予我的温暖以同等的方式回报给需要它的人。
入城打工者的子女拥有的很少很少,创造的却很多很多。他们的朴实和热情象一块没有雕琢过的玉,棱棱角角虽与城市有些不合,但他们的那份纯真却能净化城市里污浊的空气。其实城里的很多孩子生活都很优越,在蜜罐中泡大的我们,却吝啬得不肯付出一点点爱。让那些孤独的孩子和我们一样茁壮成长吧,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是初升的太阳,祖国未来的宏图也有属于他们构造的一部分。耳旁回响起一支熟悉的歌:“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其实很简单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在家人的爱与呵护下成长,我们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奋勇向前,而家人则一直紧贴在我们身后,用他们的爱推动着我们前进,他们在我们身后以爱包围着我们,使我们免受侵害,然而,我们只是不停地向前走,从而忽略了身后的他们,这使我们看不见家人对我们的关心与呵护,感受不到他们对我们的爱,这样,我们就只是在盲目地向前走。我们有没有想过与他们并肩同行,在被爱中也去为他们付出爱呢?
我们何不回首相望,看看这一路上一直对我们不离不弃,默默在背后支持着我们的家人呢?
我们何不与他们并肩同行,在被爱中也去为他们付出爱呢?
有些事,错过了就是永远;有些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不要忽略任何爱,因为毕竟有多少爱能够重点再来呢?
我们要珍惜眼前的这份爱,也要在被爱中学会爱,因为不仅仅是我们需要家人,需要家人的爱,家人也是需要我们,需要我们对他们的爱,我们的理解。
爱,有时候很简单。哪怕是一声声小小的祝福,就已经能让家人心满意足。可是这么多年来,从来只有家人对我们的祝福,试问有谁能给过家人一声祝福呢?而家人对我们的祝福早已能编织成千丝万缕的爱,我们却连一声简单的问候都没给过家人。现在就让我们也去为家人送上一句问候,去为家人付出爱吧!爱,其实很简单。
爱,没有距离。我们每天与家人生活在一起,从来只有他们为我们付出了爱,我们何曾又为他们付出了爱?这使得我们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距离越拉越远,出现了所谓的“代沟”,家人即使付出再多的爱也是无法填补这条裂缝的,只有我们也去为他们付出爱,代沟才会消失,才会使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近。只有我们与家人之间互相为彼此付出爱,我们才会是真正的家人。爱,没有距离。
只有在被爱中学会如何去爱别人才是真正的爱。
本题解析:
这道作文题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限制与开放的巧妙结合,下面几种构思,有助于你写出文采斐然的佳作。
①扫描生活中感人的场景,进行镜头剪接式写作。作文题中的“其”指什么,这就是命题者留给的广阔思维空间,可以从横向思维的角度来观察社会,以镜头扫描的方式,搜集生活中点点滴滴感人的场景,汇入笔端,以镜头剪接的方式,再现生活的精彩,最后再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中心,就能构思出佳作。
②细腻再现生活细节,探求生活中最诚挚的情感。“其实很简单”一题的言外深意就是有复杂的外观,有缤纷的表象,而要求学生写作时力求透过复杂的外观与缤纷的表象看出本质,在扑朔迷离中看出规律,所谓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应当就是这道作文题的写作要点。因此,在写作时,应当把生活中的细节放大,然后提炼出最诚挚的情感。将细节与情感巧妙合一,会使文章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深刻性。
③畅谈看法,逐层论证。如果发表议论,则需要指出“很简单”的具体所指,也就是你所持的观点,然后分析为什么说“很简单”,进一步论述怎样做才能达到“很简单”的目的。换言之,就是要逐层进行论证,这样才能使观点与议论富有说服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