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019-12-28 08:29:24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1)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少年丧母,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2)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3)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4)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读了以上村料,你有何感想?请你联系现实,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定一篇不小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托尔斯泰说:“所谓人生是一刻不停变化着的。”
  德川家康说:“人生好比挑着重担走远路,不要急。”
  斯特林堡说:“人生是一种惩罚或考验。”
  巴尔扎克说:“人生是由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的“我”是指我们每个人自己,“我”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的时候,无论看远方,还是看身边,鲁迅的这句话都会让我们想到很多……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童。
要求:(1)立意自定(2)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出自大师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末集·这也是生活》,2005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主持人曾经引用过这句话。无论何时重温鲁迅先生当年说的这句话,永远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让我们有很多的感悟。这个文题的构思角度颇多。
正面立论角度:
构思角度一:心中有他人,眼里有世界;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正如材料所说,每个人都与“我”有关,因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都是祖国的一个成员,都是世界的一分子。
记得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过:“没有人是座孤岛,独自一人,每个人都是一座大陆的一片,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一小块泥土被海卷走,欧洲就少了一点,如同一座海岛少一些一样;任何人的死亡都是对我的缩小,因为我是处于人类之中。”这句话和鲁迅先生的名言多么相似!所以可以正面立意,呼唤“爱心与奉献”。
构思角度二: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肩担天下。
这更是一种大境界,一种大气魄。
放眼历史,那些彪炳千秋的伟人,哪一个不是有高度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呢?他们认为天下苍生的疾苦与己有关,国家的兴亡与己有关,所以才忧国忧民,救百姓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在和平繁荣的新时代,我们同样需要树立责任意识,职业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有人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并正在形成的两大精神:一是以生命至上为核心的仁爱精神,二是以社会参与和承担为核心的责任意识。“80后”、“90后”的这一代青年绝不是“自私的一代”,而是有责任感、有献身精神的一代。汶川地震救灾前线上有他们的身影,北京奥运志愿者中有他们匆匆的步履,国庆阅兵式上有他们飒爽的英姿……反面批驳角度(写驳论文,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构思角度三:批驳“个人渺小”说,呼唤从“我”做起,滴水汇成大海。
材料中有这句提示语:“这里的‘我’是指我们每个人自己,‘我’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这句话是说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发挥力量。而现实中有一类人觉得自己的力量太弱小了,弱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觉得有我一个不多没我一个不少,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殊不知,一个人的力量固然是有限的,但无数人的力量却是不可估量的,滴水汇入大海,就拥有了大海的力量。如:感动中国人物丛飞、陈晓兰、魏青刚、林秀贞、孟祥斌、李丽、徐本禹、李桂林 夫妇、唐山十三农民兄弟等等。正是这些平凡的普通人,正是这滴滴水流才汇成了爱的海洋。
构思角度四:批驳错误的情感价值观,呼唤“与我有关”的高尚品行。
文题中有“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的时候”这样的提示,暗指人们受各种观念的影响,如金钱观、名利观、情感不必专一观等。写法上可以针对这些现象剖析挖掘,写深写透。比如媒体上曾经披露的这些现象:黑心棉做的被子,致癌的牙膏,苏丹红的咸鸭蛋,避孕药喂的黄鳝,陈化粮的米饭,叫卖不停的假矿泉水,坑害人命的假烟假酒,害死婴儿的毒奶粉,吃死病人的假药……所有这些,反映出一些人价值观的扭曲,他们的心中只有自我,只有私欲,唯利是图,丧尽天良!在他们心中只有“金钱和我有关”,而他人生命“和我无关”,所以才视别人的生命如草芥,导致了一个个不应发生的悲剧的发生。
构思角度五:批驳自私自利、“与我无关”论,呼唤无私。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代表着人与人的交流不一定越来越多,关系不一定越来越近,人们变得反而自私与冷漠。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自己与他人没有关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二战时一位牧师曾这样写道:“当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时候,我不是犹太人,所以我不去关心他们;当纳粹残杀共产党员的时候,我不是共产党员,所以我不管;当纳粹追杀工会成员时,我不是工会成员,我不说话;当纳粹追杀天主教徒时,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当纳粹冲向我的时候,再也没有人来帮助我了。”其实,过于“自我”就是孤立自己;相反,助人就是助己。
佳作示例一:
与我相关
不知何时,这样一句话时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与我无关”。于是,光天化日之下,有人抢劫行凶,肇事逃逸,你低头匆匆而过,“与我无关”,明哲保身为好;于是,雪灾、地震的捐款中一毛不拔,助学救贫的基金你一分不捐,与我无关嘛!然而,真的如此吗?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先生的警戒之言回响耳畔,“与我无关”?不,你并非生活于真空的瓶子之中,世态冷暖、国家兴衰与你息息相关。“与我无关”不过是懦夫自保的借口,不过是麻木者自我安慰的理由;在道义与责任的拷问下,这些搪塞之辞就如阳光下的积雪,转瞬即逝,根本立不住脚。
社会就像一个日夜不息、运转不停的机器,每个人都是其上一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如果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果真与你无关,那么,你的作用又在哪里?你人生的价值又如何体现?顾炎武
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拥有国家责任感,才有了屈原的《离骚》,才有了文天祥的《正气歌》,才有了梅兰芳的蓄胡罢演,才有了刘和珍的为民请愿……爱国主义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国家责任感是责任意识的最高境界。
或许你又会说,我对于社会不过是一粒沙,微不足道,不过是一滴水,平凡无奇。国计民生的大事,我的努力不过九牛一毛,雪灾、地震的大难,我的付出也不过杯水车薪,无力回天。然而,朋友,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也会变得可以承担,再小的奉献乘以十三亿也会变得重如泰山。你的一小步,对于社会就是一个飞跃,为什么不把自己纳入社会这架机器,发挥自己的作用呢?或许我们很难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但我们可以坦然地告诉子孙,我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了应有的贡献,我无愧于心。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从中我们看到了强烈的责任感,一种以天下兴衰、民间疾苦为已任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让鲁迅先生登上了二十世纪的巅峰,祓除苦痛,医治创伤。当他身披“民族魂”的大旗远去时,华夏的青史上也早已刻下了他的功勋。
朋友,放弃那看似充分正当,实则软弱无力的借口吧,那只是掩耳盗铃的自我安慰;重拾那被人忘却但日益重要的社会责任感吧,这才是中华民族再次崛起的阶梯。
在他人遭受欺侮时,请出手相援;在他人深陷苦痛时,请以爱呵护;当国泰民安时,我们才能自豪地宣布,这与我相关。
佳作示例二:
当一滴水融入海洋
滚滚河流中,“我”是一滴水。渺小吗?也许“我”决定着一株植物的命运。
大千世界里,“我”是一朵花。卑微吗?也许“我”改变了一片土地的荒芜。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们的行为影响着周围的世界,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肩担天下,心怀他人。
树立责任感需要培养职业责任意识。是一只火把,就应照亮一段道路;是一把斧头,就应开辟一片坦途;是一缕阳光,就应温暖一方土地;是一捧清水,就应洗净一片浊污。人人地位不同,个个责任重大。克里姆林宫的清洁工说:“我的任务和叶利钦是一样的,只不过他是在打扫俄罗斯而已。”有了职业责任感,才有了王顺友几十年行走在山间邮路,才有了张艺谋推掉高额报酬,为奥运耗尽心血,才有了神七宇航员执行任务时的沉着冷静。树立职业责任感,是树立责任意识的基石。
树立责任感要培养社会责任意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红烛照深山,温暖洒人间。李桂林、陆建芬怀着对二坪村的责任,将荒芜变为希望,将沙漠变为绿洲,从此,文明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文化的光芒在这里耀亮夺目。“微尘”这个看似渺小的名字,却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社会责任意识。无声奉献,更显其伟大;心怀社会,更显其崇高。树立社会责任感更为重要,它是树立责任感的保障。
树立责任感要培养国家责任意识。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聚沙能成塔,集腋能成裘,每个人树立国家责任感,国家必会长盛不衰。拥有国家责任感,才有了屈原的《离骚》,才有了文天祥的《正气歌》,才有了张自忠的杀敌报国,才有了梅兰芳的蓄胡罢演。
爱国主义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国家责任感是责任意识的最高境界。反观当今,责任意识的缺失却成为一大通病。范美忠一跑留骂名,专家们偏爱孔方兄,学者们执着于闪光灯,媒体渲染浮夸成通病。树立责任意识,自古重要,而今更是必不可少。因为真正的伟大不是“自保”,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奉献、是博爱;真正的明智,不是割裂自己与他人,而是始终将自己与他人联系,共同为一个崇高的目标去奋斗;有一天肉体不存在了,精神也会永存!
相信自己对别人的影响,相信别人与我们息息相关,并为之付出行动,播撒爱与善良。如何让一滴水不干涸?将它融入海洋!
点评:本题的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深层的思辨能力,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广州亚运会赛场上,体育明星刘翔的身后,有一个观众熟悉的身影在默默奔跑着。即使他再勤奋、再努力,人们似乎仍然觉得:他永远不可能战胜刘翔。
  比赛结束后,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冠军刘翔,但他依然微笑着向现场观众挥手致意;面对记者的冷嘲热讽,他最多只是笑笑,不说话,之后仍旧不拒绝任何采访;有教练建议他改练别的项目,告诉他,凭他的水平,进入世界前三绝对没有问题,他还是笑笑,摇摇头。他说:“我尽力了。是的,我就这个实力,但我必须尽力跑。”
  他就是史冬鹏,一个不管怎样也不改变自己的坚持,一个哪怕永远只是“第二名”却依旧安静奋力奔跑的运动员。
  请以“第二名的坚持”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机会与真正的诗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当说是幸运的;有机会与浪漫的、充满激情的诗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当说是幸福的。
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妙。无数的诗歌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
你有过这样的体验或感触吗?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审题立意提示:
注意材料中的前两句,先是“诗人”后是“诗”,能拥有前者确实是一种幸运,而获得后者则是人人都可以享有的幸福,这里实际上有对“诗”的准确解读和感悟。
“诗”既是一种文字形式的物质,更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存在。它可以是浪漫、遐想、欢愉的代名词,也可以是窘迫、困难、艰辛的承载物。
对于“诗”的享受,与物质的富裕或贫困没有必然的联系。享受“诗”味,其实就是接受生活中的简单、重复,甚至惊险、恐惧。
每一个人,都能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诗”实际上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只要你想到了,并为之付出了,做到了,你就融入了“诗”中。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