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浣 溪 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①。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①沈郎: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此处是诗人自指。
1.这首词上阕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一句“此情惟有落花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它包含了哪几重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奠飞霜。
(1)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透过它可以推知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及感情。主人公是个什么人,有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回答。(3分)
答:?
(2)“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5分)
答:?。
3、阅读题 阅读下面元曲,回答问题。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螿①;泣寒螿,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螿:寒蝉。
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小题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