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面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B.关于质量问题,事关千家万户。
C.通过到工厂、农村、部队的调查,使同学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巨大变化。
D.让群山披上绿装是整个区域保护建设的基本要求,但青龙山地区开发建设管理滞后,开山采石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2、语言运用题 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请你从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的角度,为“文化遗产日”拟两条宣传标语。
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不少于10个字;③语言凝练,富于情感,有感染力。
示例: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
(1)?
(2)?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慈善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爱心是无价的,我们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冠冕堂皇的借口去亵渎她。
B.因为这个倒霉的乌龙球,杜威承受的压力超乎想象,他虽然心安理得,但是也做好了面对流言蜚语的准备。
C.暴徒冲上来的时候,金晶的表情很严肃,脸上简直是冷若冰霜。
D.而在几千年后的今天,若是抽去了这些文化的支撑,节日就会萎缩成一张索然无味的干皮。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
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
高考砺志标语日趋直白现实,对这一变化你有何看法?请简述。(要求: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7分)
答: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①符合原意。②不超过30字。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