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七)
2019-12-28 08:36:07 【

1、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其中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冲淡自然、恬静平和,在一定意义上是陶渊明性情的写照。
B.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与其自身遭遇相联系,前后期风格不同,《声声慢》是其抒发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的代表作。
C.《彷倒》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塑造了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经典形象,他们都是受到精神和肉体双重迫害的弱者。
D.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乃至成为现实生活中某一类人的代名词。



2、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句中的空缺部分。(5题中限选4题)(8分)
小题1: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劝学》)
小题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过秦论》)
小题3:云树绕堤沙,??,??。?(《望海潮》)
小题4: ?,何妨吟啸且徐行。??,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小题5:?,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声声慢》)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②李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③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注)季康子:鲁哀公时任上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1)第①、②两则文字共同阐述的道理是                                 (2分)
(2)第③则文字表达了孔子的什么观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①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1.这三段文字都是描写宝玉的。①是___________描写,用的是_______的手法;②是_______描写,用的是______的笔调,突出宝玉的_______;③是模拟______的口吻写的,突出宝玉的_______性格,这是宝玉的__________特点,用的是______的手法。
2.“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是说( )
A.穷困失意,懒惰愚笨
B.愚笨顽皮,不通人情世故
C.厌弃功名,否定封建正统
D.不学无术,不懂儒家经典
3.“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是说( )
A.独立不羁,要求个性解放
B.性格孤僻,不肯服从管教
C.桀骜不驯,追求与众不同
D.固执任性,我行我素
4.对这三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段都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B.②③两段都用了对偶修辞手法。
C.除对偶外,②段还用了排比、比喻。
D.③段作了反语。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2)言必信,?。(《论语·子路》)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4)?,草色入帘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考..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