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2019-12-28 08:45:08 【

1、单选题  下列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她的爱       了理想的冰川,她的精神         起主义的丰碑,她的魂魄       成阶级的长城,她用真情酿泉,         了多少甜美的笑靥。
A.消释构建凝聚浇绽
B.消融支撑凝聚浇绽
C.消释构建凝结浇灌
D.消融支撑凝结浇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消融:雪原、冰川、海冰等形态上的雪、粒雪或冰的损耗,或指物体消失、融化;支撑:用力承受压力;凝聚:聚集;积聚;浇绽: 浇灌绽放。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洗练?引诱?琐屑?席不瑕暖
B?淳厚?干瘪?懵懂?跌跌撞撞
C?裸露?翱翔?疏漏?相儒一抹
D?惰性?濡养?黯然?一沓糊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席不暇暖?相濡以沫?一塌糊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胜地不常,盛筵难
C.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
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A项,古义是“成人自立”;B项,古义是“两次”;D项,古义是“于是写”。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列研究成果写出结论,不要出现具体数字。(4分)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近期发布研究结果。在城市,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6倍、55.5倍、281.55倍和323倍。而重点高校农村学生的比例变化也值得关注,如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1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6.3%,比1990年减少2. .5个百分点。
结论:?


参考答案:随着学历的提高,城乡之间同等学历人口比例的差距逐渐拉大;重点高校农村学生比例下降。(4分,每点2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文意写出结论性的句子。(4分)
《老子》中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论语》中说:“无求备于一人。”
《书经》中说:“有容德乃大。”
《晋书》中说:“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这些话都是告诉我们:?
?


参考答案:胸怀博大者方能成就大事。(宽容他人,包容一切等意思相近皆可)(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词语..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