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宋词有“豪放派”与“婉约派”两大流派。“豪放派”的代表作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等;“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柳永的《雨霖铃》属“婉约派”词。
B.“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C.我国新文学运动的三大巨匠是鲁迅、郭沫若、茅盾。
D.《春蚕》、《秋收》和《残冬》是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家》、《春》和《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姜夔的《扬州慢》应属“婉约派”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四副对联,纪念的人物分别是
①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②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③载酒江湖人比黄花更瘦,校碑阑槛梦随漱玉俱飞。
④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A.司马迁 李白白居易 杜甫
B.屈原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C.屈原 李白李清照 杜甫
D.司马迁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家》中着力刻画了一系列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瑞珏,这几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但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她们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20090402
B.《红楼梦》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有一段宝玉和宝钗共读《西厢》的情节,此段文字细致地表现了他们二人的深层心理。
C.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是现代社会人类的象征,他象征了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强者,作者通过他歌颂了人类的勇敢和坚毅。
D.“拜金”泯灭了葛朗台的人性,也割断了他和其他人之间除“现金交易”以外的一切感情和联系的纽带,包括妻女也只有在与金钱有关时才有价值。
E.《呐喊》中多数作品的主人公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
参考答案:BE
本题解析:B共读《西厢》的是宝黛两人,而非宝玉和宝钗。 E《祝福》选自于《彷徨》而非《呐喊》,所以《呐喊》里就没有祥林嫂这个人物了。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选出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叶圣陶的小说《夜》,是最早反映“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的文学作品之一。
②吴伯萧写了一组反映抗日时期延安军民生活的散文,如《记一辆纺车》、《猎户》。
③《南州六月荔枝丹》和《荔枝蜜》都写了荔枝,但体裁不同,一是科学小品文,一是散文。
④朱自清是现代散文家,他的一些游记散文很出色,如《威尼斯》、《绿》、《春》。
⑤《风景谈》和《天山景物记》都是写景散文,两篇文章都是以游踪为线索的。
⑥《故乡的榕树》、《灯》、《蒲公英》中的“榕树”、“灯光”、“蒲公英”分别是作品“形’和“神”的结合点,使文章做到收放自如,“形散”而“神不散”。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①③⑥
D.②③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六点分析中,②中的《猎户》不是反映抗战时期延安生活的;④中的《春》不是游记散文;⑤中的《风景谈》不是以游踪为线索的,而是以画面的内在联系为线索的)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三言二拍”合指的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话本小说集和清代小说家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两部短篇小说集。
B.刘鹗的《老残游记》,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文明小史》被称为我国近代史上的四大谴责小说。
C.英国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德国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国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和俄国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被称为世界文学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
D.当代作家高晓声(1928~1999)是江苏武进市人,他的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所塑造的人物“陈奂生”被人称为当代“阿Q”的形象,影响颇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