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当(dàng)真
B.牵掣(chè)?
C.谛(dì)听?
D.抚恤(xì)?
利息(xī)?
信笺(qiān)?
窥(kuī)视?
昏厥(jué)?
沮(jǔ)丧? ?
灰烬(jìn)? ?
涮(shuā)洗? ?
召(zhào)唤?
宁(nìng)缺毋滥?
诲(huì)人不倦?
卓(zhuó)尔不群?
间不容发(f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8.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庙是什么时候修建的,也许有碑文可查,可惜那时候我没有读过《碑板广例》之类的书,对于石刻等等不怎么热心,以致熟视无睹。
B.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洼处,彼此相去虽没有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
C.不了解他的人,有时还冒出一些胡言乱语,但他堂堂正正,照样走自己认准的路。
D.编码方法构思巧妙,100多个汉字字根,排列条理,泾渭分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熟视无睹”应改为“视而不见”。C项中“”“胡言乱语”可改为“流言蜚语”。D项中“泾渭分明”不当,可删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次去青海湖,湖面如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藏高原上的纳木错湖,海拔高达4 500米,堪称举在天上的湖。_____________,好像大地佩戴的一块翡翠坠子。青藏高原上的湖泊美在何处?我觉得:美在清澈,美在水色。
①像晴朗的夜空?②走近岸边?③远望湖水湛蓝湛蓝
④湖水是绿色的?⑤湖水如蒸馏水一样清澈?⑥卵石历历可数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⑥⑤①③②
D.⑤③①④②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前五个空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列,先是“远望”,后是“走近”,再根据喻体与本体的一致性,句①须跟句③,句⑤跟句②,句⑥也是“走近”看到的,跟在句⑤后,故应是③①②⑤⑥,第六个空的内容是湖水,与后面的喻体一致起来。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B.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
C.天已经有些暗淡了,头顶上甚至隐隐约约地有几颗星星。在苍茫的远方,弧状的群山之巅,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①;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③为?” (《论语·子路》)
②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④用之而成路,为间⑤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尽心下》)
【注】 ①达:通晓,会处理。②专对:独立应对。当时在外交上常以背诵《诗经》章句来委婉地进行提问和回答。③以:用。④间介然:特别专注的样子。⑤为间:隔段时间,为时不久。
孔子、孟子各提出了什么样的为学主张?请根据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要点:①孔子主张学以致用。(或:孔子认为,为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他要求弟子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政务、外交上。②孟子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或:孟子认为,学习要持之以恒。)他以“茅塞”为喻,告诫高子不可间断学业。(6分。每点中主张2分,分析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孔、孟观点的分析。在语段①中,“诵《诗》”“授之以政”即“为学”,对于这些学习,孔子的观点是“不达”“虽多,亦奚以为”,用自己的话表达,即学习的内容不能用于处理政务,学得再多也无用。语段②中,孟子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一句,用自己的话表达,即求学不可间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回答分析作者观点的题目,可按三个步骤完成,一是根据题意筛选出对应原文,二是用自己的回答转述原文语句,三是扣题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