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2019-12-28 09:17:50 【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甄别(zhēn)整饬(shì)孺子牛提纲挈领
B.脚踝(huái)慰藉(jiè)功劳薄世外桃源
C.戏谑(xuè)佣金(yōng)划得来惮精竭虑
D.信笺(jiān)谙熟(ān)绝缘体泾渭分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整饬chì,B.功劳簿, C.佣yòng金?殚精竭虑)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下面六个句子有五句话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5分)
(1)几年以来,在受美国经济低迷和国家执行从紧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证券市场股票指数一路下跌,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广大股民损失惨重。
(2)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之后,中国革命就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
(3)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校在校园网主页上增设了“辛亥英烈”专栏,点击次数两天之内就超过了6万多人次。
(4)中国国情决定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经过长时期努力才能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
(5)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掩盖不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发达地区不仅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有文化落差,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所能享受的文化服务也有不小差别。
(6)今年,居民生活价格指数一路上扬,农产品价格大多都20%以上的上涨,但电器产品的价格却一路走低,某品牌的电视,同一规格的产品两个月内降价竟接近一倍。


参考答案:(1)删除“受”或“在……下”
(2)“自从”调到句首
(3)删掉“多”
(5)“不仅”调到“发达地区”前
(6)减少不能用倍数,把“一倍”改为“一半”


本题解析:(1)属于句式杂糅(2)中途易辙?(3)“超过”与“多”语义重复
(5)前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前。(6)减少不能用倍数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大(ruò) 米(jīnɡ)结(zhènɡ) 茶酒肆(fānɡ)
B.当(ɡōu) 装(zhuó)追(sù)顺摸瓜(wàn)
C.针(jiǔ) 俪(kànɡ) 壳(qiǎ) 颜欢笑(qiǎnɡ)
D.慰(jiè) 采(xié)洞(xué)灯影幢(zhuàn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症zhēnɡ结? B.勾ɡòu当? D.灯影幢chuánɡ幢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淙淙流水( cóng)令人发指(fà)怏怏不乐(yàng)一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在十八日早晨,    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      得到噩耗,说卫队    开枪,死伤至数百人,    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A.已才果然并且
B.才便居然而
C.才已居然并且
D.便已居然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辨别相近虚词的能力。题中,“已”表示过去的事,“才”表示刚才,“便”也可表示已经:此三词虽都可表示时间,但“已”和“便”都有“事情发生的时间较长”的意思,而“才”却有“嫌事情来得太迟”的意思。根据文意,第一道横线应填“才”。“果然”和“居然”的区别在于,前者有早已料到之意,后者有料想不到之意,根据文意,第二道横线应填“居然”。“并且”和“而”的区别在于,前者有明显的递进意思,后者只是一般意思上的承接。根据文意,第三道横线应填“而”。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