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①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___。(李商隐《锦瑟》)
②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 _____。(柳永《雨霖铃》)
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独立,? _______。(李密《陈情表》)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参考答案:①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②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④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请综合赏析《女神》。
参考答案:
《女神》实在是中国的第一部新诗集。《女神》鲜明地反映了“五四”革命运动的特。最有代表性的,是诗篇《凤凰涅盘》和《女神之再生》。
《凤凰涅盘》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作素材,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女神》中许多重要的诗篇,都饱含著郭沫若眷念祖国、颂扬新生的深情,这也正是对“五四”的礼赞。国主义的激情。
歌颂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的力量,是《女神》的另一重要内容。无论是火中自焚的凤凰,创造新的太阳的女神,还是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囊吞宇宙的天狗,蕴藏在这些形象中的自我都交融著诗人个人的感愤和长期以来民族所受的屈辱。对于劳动、对于工农群众的景仰和颂扬,这是《女神》中很多诗篇的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地方。
郭沫若对于大自然怀著深情。《女神》中有不少歌咏大自然的诗篇。
《女神》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诗集贯串革命理想主义、革命浪漫主义的基本精神。诗奔腾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激昂的音调与急骤的旋律,以及神话的巧妙运用等等郭沫若热情澎湃的革命浪漫主义的诗歌,为我国现代诗歌开创了一代新的诗风。
本题解析:
考查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赏析能力,要通过深刻理解作品主旨,体会各自的艺术特色,去异求同综合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下面的两首诗,一首是白居易在赴江州上任的途中,因怀念五个月前被贬为通州司马的好朋友元稹所写,另一首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时所写。读后比较一下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和抒情手法有何异同。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从思想感情上来看,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伤感苦闷的情绪和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现苦闷的如白诗的“灯残”“暗坐”等,元诗中的“残灯”“暗风”“寒窗”等。表现仕途坎坷的如白诗中的“天未明”“逆风”等,元诗中的“谪九江”“惊坐起”等。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之处主要是元诗还表现了对朋友的遭贬感到极度吃惊,白诗无此意。
从抒情手法上看,这两首诗也大致相同,即都采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如白诗中的“逆风”句,元诗的第一、四句。其次,都采用了借叙述抒情的手法,如“犹暗坐”“惊坐起”等。(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水调歌头
叶梦得
?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
(2)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
答:?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来后诗人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②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2)①对朝政的不满;②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③想以山水自娱,④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青玉案
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注】①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日。②停针线:古代习俗,春社日妇女停止做针线活。
小题1:下阕首句“春衫著破谁针线”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样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春衫已经穿破,谁来为我缝补呢?(1分)表达了在外漂泊的游子思念家乡、想念妻子的感情(2分)。这句话与上阕首句“年年社日停针线”相呼应,“年年”“著破”表明夫妻分离时间长,游子由穿破的春衫想起缝制春衫的妻子,不禁悲从中来,泪沾春衫。(2分)
小题2:①反衬(或对比),双飞的燕子和分离的人形成对比。用双飞的燕子反衬夫妻分离的悲哀。(3分)②虚写(或想象),漂泊在外的诗人,想象家中的情形:社日妻子停止做针线活,看见双飞的燕子,而想念远行在外的我。自己思念,却从对方写起,更显思念之深。(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分析思想感情的能力,试题把考查要点浓缩在一个重要的句子中,意在引导考生通过理解关键句而疏通全诗,把握主旨。这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有较强的训练针对性。下阕开头两句的意思是“春衫穿破了谁给我补缀针线?点点行行的泪痕洒满春衫”。考生答题时,要把上下阕的首句联系起来分析,搞清两个“针线”的含义,第一个是名词,第二个是动词,用针线缝补。这样即可正确理解该句的意思,然后由物及人,揭示其感情,并略加分析,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落到实处。
小题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是本题考查的立意指向。反衬虚写手法的运用在词上阕中比较明显,用春日的美景反衬离别的哀愁,使离愁更显沉痛。上阕的“双飞燕”,虚写游子想象中的情景:在祭祀土神的春社日,按照习俗,和其他妇女一样,妻子停止做针线活,有了观赏春日美景的闲心,却“不忍见”双飞之燕,此景虽美,却勾起了她思念丈夫的愁思,燕子比翼双飞,夫妻天各一方,巨大的反差使分离的凄苦更加强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