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梅花
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候似妇人。
注:司马迁在《史记·留候世家》里赞留候张良说:“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观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小题1】结合全诗,赏析诗中梅花的形象特点。(5分)
【小题2】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试作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梅花的形象特点:①独处云里溪桥,寂寞幽独,孤芳自赏(傲然独立);②晓妆乍匀,娇美风韵,别具风味;③如留候才智绝伦却不恋红尘,高蹈自守。
【小题2】①拟人,把梅花说成幽居山谷的佳人,意外遇到客人来赏,惊起匀妆,生动写出梅花美丽可爱;②用典,用张良的典故,表现梅花既有如张良的姣好容貌,又具有其智勇绝伦、功劳卓越却能摒却人间富贵,高洁自守的襟怀;③衬托,“云里”“溪桥”写出梅花生长于高山僻野、人迹罕至的环境,衬托梅花寂寞孤独、清雅高标;④托物言志,借梅花来表达诗人对不恋富贵功名、自甘幽独、高蹈自守的大丈夫襟怀的赞美。
本题解析:
【小题1】解题步骤:1.抓住自然特征:抓住描述性诗句,提炼概括。修饰成分,就直接提取,如“独、风味”写出了梅花的孤独寂寞、清高、别具风味;其他描写就概括,如“晓妆匀、似妇人”写出了梅花的娇美风韵、高蹈自守。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解答此题,心中要有常见的一些艺术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古代诗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复杂多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多用比兴、对比、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衬等;此外,还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衬托(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以静写动、以动写静、欲扬先抑、欲扬先抑。)本题中,由“客来惊起晓妆匀”可得出拟人的修辞手法;“方信留候”为典故的运用;“云里溪桥独树春”运用了环境衬托的手法;从诗人的写作目的考虑,自然是借助梅花来表达诗人对不恋富贵功名、自甘幽独、高蹈自守的大丈夫襟怀的赞美,因此为托物言志的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困难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小题1:如何理解“百种千般巧”的“巧”?请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二者是怎样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6分)“巧”字分别写出了海棠的姿态之巧和颜色之巧: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花朵虽小,却猩红如染,鲜艳娇美。(3分)“巧”也写出了海棠的精神气韵,在天公“眷顾”之下,展现“百种千般”美好的那种率性、尽情的状貌。(3分)
小题2:(5分)欲扬先抑,(1分)上阕“道是”句是扬,下阕“道是”句是抑,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2分)以曲折之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人才的不满。(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要反复品读“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找出关键词:轻、红、惜。围绕着题目的要求“巧”,运用联想和想象,对这几个关键词进行仔细琢磨、推敲。如“轻”巧妙的点出了海棠的姿态之轻盈;“红”从颜色上,形象的写出了海棠的娇美;“惜”巧妙的写出了海棠气韵。
小题2:此题要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大意基础上,结合着注释来了解诗的写作背景,诗歌的写作背景关系着诗人情感的基调。对如何理解诗歌两处“不惜”“果惜”的关系,要从结果上来看,“不惜”的结果是“百种千般好”,“果惜”的结果是“雨洗风摧”,所以,是欲扬先抑的关系。作者通过描写大自然风雨摧花,由此联想到了自己也像海棠花一样,遭受压抑,以这种含蓄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统治者压制迫害人才的不满。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补写出陆游《书愤》这首诗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早岁那知世事艰,?。?,?。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参考答案: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 (4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与李煜的“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说说,它们的“异”与“同”。(4分)
参考答案:
(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2分)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来的。(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1分)
(2)同在都是写愁,都用了新奇比喻,令人耳目一新(2分)异在李煜的词用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
春游湖
(宋)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蘸”字,运用拟人手法,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情形,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2.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撑过来,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