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答吕翌山人书
韩愈
愈白:惠书责以不能如信陵执辔者。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如仆者,自度若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以吾子始自山出,有朴茂之美意,恐未砻磨以世事。又自周后文弊,百子为书,各自名家,乱圣人之宗,后生习传,杂而不贯,故设问以观吾子。其已成熟乎,将以为友也;其未成熟乎,将以讲去其非而趋是耳。不如六国公子有市于道者也。
方今天下入仕,惟以进士、明经及及卿大夫之世耳。其人率皆习熟时俗,工于语言,识形势,善候人主意。故天下靡靡,日入于衰坏,恐不复振起。务欲进足下趋死不顾利害去就之人于朝,以争救之耳;非谓当今公卿间无足下辈文学知识也。不得以信陵比。
然足下衣破衣,系麻鞋,率然叩吾门;吾待足下,虽未尽宾主之道,不可谓无意者。足下行天下,得此于人益寡。乃遂能责不足于我,此真诚仆所汲汲求者。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灼灼明矣。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愈顿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又自周后文弊——弊:衰坏
B.各自名家——名:作动词用,即“称”意思
C.工于语言——工:擅长
D.将以讲去其非而趋是耳——是:这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以吾子始自山出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其已成熟乎 ②其孰能讥之乎
C.①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 ②泉涓涓而始流
D.①乃遂能责不足于我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度若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自我衡量如果世上没有孔子,就不应当有学生排列眼前。意为没有资格招收学生教授学业。
B.不如六国公子有市于道者也:我不能像六国时候那些贵族公子们那样把道义进行交易买卖。作者把自己与六国公子相比,强调自己交友收徒的目的在于传习圣人之道。
C.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吕翌的议论虽然不够恰当,然而能够指责自己的缺失,已可证明不是阿意曲从之流。为此,作者才打算善待他、举荐他。
D.务欲进足下趋死不顾利害去就之人于朝,以争救之耳:我想要极力引进您这样能够无所畏惧、不顾个人得失和仁途进退的人到朝廷上去,来进行斗争和补救时弊罢了。由此可见,作者十分欣赏那些拥有正直独立人格的人,希望他们能够改变官场钻营吹拍、随风靡倒的风气,来稳定时局。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写给吕翌山人的一封回信。山人,处在山野之人,指隐士。唐朝不做官的知识分子自称山人的甚多。然而这位吕翌山人想来还是渴望进入仕途的。从这封信中看,吕翌曾经去拜见过韩愈,当是有所求的。
B.韩愈在古文运动中是以乐于提携后进、团结同道著名的,曾和不少人建立师生关系。本文最后作者说要吕翌安心等待,意为准备好好地接待他、举荐他,更可见这种光明磊落的风度。
C.文中就吕翌的不正确看法进行深刻地分析,对腐败的社会风气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大力地标举了正直独立的人格。义正词严而语气婉转恳切,反复抑扬而气势充沛。
D.文中对官场“善候入主意”虽然痛心疾首,但还是可见作者在屡经直言遭祸之后,锐气豪情大大衰减、大不如前。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谓当今公卿间是无足下辈文学知识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子 贡 问 师 与 商 也 孰 贤 子 曰 师? 也 过 商 也 不 及?曰 然 则 师 愈 与 子?曰 过 犹 不 及。
2、阅读题 阅读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它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日某花某花;至牡丹则不名,直日花。其恋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日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
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古善地,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此盖天地之中,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故独与它方异。予甚以为不然。夫洛阳于周所有之土,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在天地昆仑磅礴之间,未必中也;又况天地之和气,宜遍被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其推于物也,亦宜为有常之形。物之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恶。及元气之病也,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花之钟其美,与夫瘿木拥肿之钟其恶,丑好虽异,而得分气之偏病则均。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才得备众花之一种 ?备:充当。 ?
B.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 ?齿:提及、重视。 ?
C.在天地昆仑磅礴之间 ?昆仑磅礴:指山势挺拔。 ?
D.人家治地为畦塍种之 ?畦:田园中用土埂分成的小块。
2.对下列各句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皆彼土之尤杰者/千叶李、红郁李之类
②其推于物也/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 ?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 ?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于”字不相同 ?
C.两个“之”字不相同,两个“于”字相同 ?
D.两个“之”字不相同,两个“于”字也木相同
3、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非人之所能为也
B.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C.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D.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适应)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C.感慨系之矣 (系:附着)
D.匪我愆期 (愆:拖延)
5、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过:拜访
B.桓公问管仲:“富有涯乎?”——涯:水边,此为边际
C.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衣:穿
D.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胜:尽,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