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你近二十年的人生经历中总会得到别人的关怀,来自家庭的、社会的,想必你也一定关心帮助过别人,或曾经想关心帮助别人。关怀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品格,往往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歌手潘美辰曾经在她的《我想有个家》中唱道:心中拥有爱,总会被关怀。她唱出了对人生关怀的渴望。
请你以“人生关怀”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可以发表你的见解,记叙你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渴望,抒写你的畅想。
参考答案:
相约在酒吧
如水的日子一晃即逝,转眼间七年过去了,张王赵李通过电话联系,准备聚一聚,叙叙同窗之谊.组织者是张,地点在张新近营业的玫瑰园酒吧.
见面了,大家激动得相互拥抱,再照胸一拳打得情深意重。“哥们儿,混得咋样?真他妈的想死你了。”
大家喝酒聊天,好不尽兴。“×××混得不错,刚升职了。”“那小子就是精明,改日非蹭他两顿不可。”
“×××英年早逝。”座下一片嘘叹“可惜了。”
聊着聊着,大家说到自己的家庭。起初只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渐渐地,大伙儿动了真情。
四人中就数李生活最窘迫,还处在“帮困”之列。他兴致不高,只是偶尔搭腔两句,更多时候只是木讷地充当听客。
首先是张。“我的境况大家是看到的,这酒吧是小点,可也够档次。不过,我的那位大家见过,丑是丑点,但我在乎的是她那15万元铺底,没办法,丑就丑吧。不过,有时见到漂亮的,这心里还真是不平衡。”
接下来是王。“我不图别的,就图她漂亮。她就爱花钱,这手好像漏钱似的。没法子,谁叫我图她漂亮呢。”
赵接着。“我真倒霉,单位里人都说我是妻管严。我有啥法子?谁让她爸是厂长呢?我这个科长只有小心伺候,否则我的饭碗……不保啊!”
张、王、李都叹气摇头……
三人一起把目光投到一直不吭声的李身上.
“我……其实我知足了。我在五金厂里上班,每天加班到晚上十二点。她在距厂差不多二里的地方摆摊卖馄饨,天冷了,西北风呼呼地吹,她就在那一直等,直到听到我自行车的铃声,她旋大油灯,给炉子加煤。然后,她会给我盛一大碗热馄饨,叫我吃了暖暖身子。这么冷的天,她一个女人家就这么坐在那里等,两只手冻得又红又肿。她看到我疲惫不堪的样子。心疼地说:‘累吧,这活要是干不了的话就别硬撑了。咱们到乡下去,咱攒的钱够办一个小鸡场。虽说日子不会太宽裕,可吃饱穿暖肯定不成问题。你也不用每天都这么累。看你,都瘦成什么样儿了。我心里有多难受,你知道吗?’她眼泪一个劲儿地往外流……”
李越说越动情,声音也开始颤抖了:“我,我真的知足了,我一个没出息的工人有啥能耐?她死心踏地跟着我日夜操劳,还替我担心,为我流泪。人家老婆的手又白又嫩,可她原本白嫩的手整天与碗筷油水打交道。我心疼她叫少干点。可她只是淡淡地笑笑。说她不会让一人苦一人累,我家的担子是重是沉,可我家两人扛担子。”
李开始流泪了“我活得窝囊,可我这心里热乎乎的,人生路上,我扶着她,她扶着我。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多少风风雨雨过去了,要不是她的关怀,我早就倒下去了。”
张王赵张大嘴巴,眼睛瞪着圆圆的。惊讶?怀疑?羡慕?他们怀疑是否有这样的关怀,又羡慕李的幸运。
之二:人?生?关?怀
夜,静静的,静得出奇,也静得可怕。
眼前,只有一根蜡烛,闪烁着,仿佛在谱写“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豪壮,然而我却无心关照它的情感,任它泪水横流。我,没有关怀过它,它却一直照亮着我。
今天,是我十八岁的生日。难道上天注定我将要在这个孤独的夜晚发表我的人生宣言吗?我茫然了,泪水打湿了我的双眼,也唤醒了那如梦的往事。
记得那年中考,同学们都有沉浸在父母的关怀和希望中,千万次嘘寒问暖,千万次叮咛嘱咐,幸福的感觉不言自明。
而妈妈却依然整天忙碌着,对于我,她似乎熟视无睹,依然是往日的沉默。
离考前的那天早上,我刚起床,书桌上放着一张纸条:孩子,我永远相信你的能力,正如相信我自己一样。这短短的一句话,却让我完全领会了妈妈的沉默。其实沉默也是一种关怀,一种智慧的关怀。只有发自内心的关怀才是真的。
正因为这沉默,埋葬了我往日的浮躁,我不再埋怨,不再自负;这沉默,也点燃了明天的希望,我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
然而唯一遗憾的是,我没有学会关怀。在我心里,我一直天真地认为,关怀便是母亲对孩子的爱。然而我错了。关怀是两方面两个人的事,是相互的。正如谁胸中没有阳光,谁就别想得到爱。
我从来没有真正关怀过别人,即使是妈妈。
我从来不知道妈妈的脸上也会爬满皱纹,那都是我的作品;我更不知道妈妈的眼睛里也会变换神情:我高兴时,她的眼睛早已弯成一条弧;我不高兴时,她的眼睛里早已溢满泪水。这一切,我都不知道。我笑我的无知与不懂事。
现在,我独倚在桌边,爸爸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然而妈妈不在,只为我留下一只蛋糕——眼前的那一块插着一根蜡烛的蛋糕。还有一张纸条:孩子,今天也是我同事家孩子的生日,她父母不在,我就不陪你了。我相信你会同样快乐。
我这才发现我又错了:关怀不仅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爱护。
妈妈让我读懂了关怀。关怀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品格,往往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读懂关怀,需要心与心的交融与碰撞,需要用真情去感受。
人生关怀,是一种美丽。
夜,仍然是静静的,却静得深沉,静得可爱。
之三:重?拾?真?爱
十九年前的重阳,在一对乌润的眼眸迎来第一轮朝阳的时候,我便开始沐浴关怀的微雨。
清新得像一杯无香的开水,醇厚得如一坛浓浓的烈酒。——这便是儿时感受的关爱。
后来,从阴抑的家庭走出,我变得冷漠而高傲,我拒绝一切关爱——亲情、友情------只爱将心事诉与天边那抹孤云,只爱对着一地落花发出感同身受的嗟伤。
孤傲的外表掩盖不住内心的凄婉,冷漠的表情掩饰不了一颗脆弱无助的心。——拒绝关爱的感受。
终有一天,我不堪重压,不能忍受抗拒关爱后的寂寞空虚。默默中立下这样的誓言:我要找回失去的关爱。
一个微雨的午后,同伴雀跃着进来。我递过一杯水:“累了吧,喝杯水吧。”同伴怔怔地望着我,接过水去竟不知如何是好。许久,我们相视一笑,感觉彼此的眼角都湿湿的。
一句问候可以融化百丈冰雪,一个交心的微笑可以解除万道厚壁。——这便是关爱的魅力。
下午,同桌呕吐,我雪白的衣裙被染了一大片。我没有在意,默默地扶同桌回宿舍,几十双眼睛望着我,我感到一种释怀的惬意。
那是一只孤雁在迷失许久后找到雁群的欣喜,那是一个花蕾在沉默了许久后傲然绽放的酣甜。——这便是关爱的惬意。
一个太阳喷薄的清晨,我捧着一束花走在医院的走廊上,洁白的病床上,躺着一位疲惫而幸福的母亲。旁边是劳累的父亲,床边睡着一个幸福的小生命。我不禁想:十九年前的某个病床上,也同样躺着一位疲惫的母亲,旁边是幸福的父亲,床边是一个可爱的生命。望着眼前这个和我有着半脉血缘的生命,看着额角上有些斑白的父亲,我的眼角有些湿润。父亲和那个柔弱而温柔的女儿见我去了,有些受宠若惊。家庭变故后的半年里,我第一次接受他们的关爱,也第一次向他们送出关爱。
关爱可以消除怨恨,可以找回逝去的真情。——这便是关爱的伟大。
十九岁的生命对关爱有着不同的理解,在以后的日子里,还会有更新的理解。但我始终理解——真爱无香!
之四:杂感于关怀
(一)
小时候,最怕的就是父亲的责骂和痛打。父亲双眼一瞪,也能把我吓得两腿发抖。上学后,最怕的是老师的厉声批评和写检查。那时候看有的大人写的文章,说怀念父亲的责骂或是老师的批评,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现在长大了,父亲的责骂或是老师的批评很少听得到了,但我却实实在在地体会出其中包含的关怀。
——关怀,并不总是以和善的一面出现。有时,它包含在了厉声的责骂至痛打之中。
(二)
有一位通学生朋友告诉我,他的妈妈每天都跟他唠叨,特烦。有一位寄宿生朋友告诉我,有时躺在宿舍里,特别想念妈妈的唠叨。有哪一位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不关怀自己的孩子呢?绝大多数的母亲都是平凡的,她们把对孩子的关怀蕴含在了每天的洗衣做饭中,蕴含在了每天的唠叨之中。可惜的是,我们中的很多人直到失去才能体会到。
——有时,关怀就在那一件件小事中,小得以至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三)
从桑兰从跳马上摔下来的那一刻起,桑兰就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在桑兰住院的那些日子里,每天都有雪片般的贺卡、祝语和鼓励信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飞到桑兰的床头。桑兰是坚强的,即使没有这些贺卡、祝语、鼓励信,她也会顽强地活下去。但现在她能够坦然面对所发生的一切,能笑着坐在《五环夜话》中面对全国的观众,却离不开那些贺卡、祝语、鼓励信带给她的关怀。
——有时,关怀能让脆弱的人变顽强,顽强的人更顽强。
(四)
前一阵看报纸,看到报上有这么一则消息:第一位接受“希望工程”救助的学生已经顺利从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我已经不记得这位大学生叫什么名字,但我知道,他一定会好好工作,来报效祖国和人民。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人的关怀,自己是不会有今天的。如果没有那么多陌生人的关怀,他也许会一生在某个穷山沟里与贫穷抗争。
——有时,关怀会改变人的一生。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十年前,湖南西部山区的一村办企业宣告倒闭。当乡党委决定由全村党员干部及群众分担这笔债务时,村党支部书记宋先钦毅然决定由个人承担起偿还全部16.5万元债务的责任。于是,他和妻子、儿子连同媳妇一同走上了漫长的还债之路。十年中,他们办厂、打工、做鞭炮,经常到深夜一、两点钟才睡。为了还债,大儿子整天扑在机砖厂,小儿子十年中共养了两千多只鸭、两万多只鸡、一百多头肥猪。由于缺少大人的照料,四岁的孙子被活活炸死;家中虽养着上万只鸡,孙女在除夕夜想吃一只鸡腿的愿望却得不到满足,弄得全家人眼泪汪汪地度过了一个除夕。十年过去了,一家人终于还清了连本带息将近三十万元的债务。还债后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办一桌像样的晚餐来慰劳一家人,挟一只鸡腿给孙女来表示自己的歉疚。
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用10年的血泪代价,诠释了“责任”的具体内涵。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责任可能有着不同的认识,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那份责任。
请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许多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个人做其中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来的伟大的知识大厦之中。
——卢瑟福
独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
——歌德
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的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要好。
——罗曼·罗兰
一粒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王杰
以上的话启发我们把事情做好是有一定条件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本则材料,审题时应抓住材料中的最后一句,“把事情做好是有一定条件的”,依此作为本次作文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另一方面,构成整个材料的四句话,又把主题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可以让考生有话可说并言之有物,不至于让考生无的放矢,无从下笔。换言之,也就是整篇作文必须在“要把事情做好是有一定条件的”这句话的统摄之下,同时,“一定条件”的具体内容隐含在材料之中——即四句话传达出的哲理。卢瑟福和王杰的话体现的哲理是,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歌德和罗曼·罗兰的话则侧重在独立自主。可以把两方面结合起来写,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方面来写。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
请以“阳光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题目是一个比喻性的题目,“阳光”是本体,关键是抓好喻体,所以可在“阳光”上拓展思路。阳光既是自然资源,又是文明的象征,它象征关怀,象征温情,象征奉献,象征爱,象征生机和永恒……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70分)
时下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什么“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甚至连洋鬼节“万圣节”也稀里糊涂地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 “世界阅读日”。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巨大,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不仅如此,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国家的国民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
请在“4月23日世界阅读日”到来之际,以“阅读”为核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题目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阅读?生活
阅读文学作品是打开了一扇窗,阅读生活是打开了一道门。
阅读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走近了我的生活,我只知道,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当晚霞逐渐隐去的时候,总喜欢洗净自己的身体与灵魂,打亮台灯,然后在阳台上虔诚地掀开一片书页。任庭前花开花落,阅读中的世界却始终如一的精彩。
我相信作家是用感情用心灵去写作的,他们将一个活生生的异域展现给我们。每当读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面前就冉冉升起一片落日的大漠;每当读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面前就展现出烟雨江南的水雾纷纭;读着《瓦尔登湖》沉入梦乡时,我总成为了书中的主角;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总含着热泪振臂高呼……阅读停留了时间,连接了空间,最重要的是连系了作者与读者的双眼与心灵。
“三年得两句,一吟双泪流”,这样的诚挚,让我对阅读产生了无限的热爱、尊重与敬意。
然而,这一天,一切都变了。
我看到了一个集市,肮脏的街道,粗鲁的肉贩,逃课的孩子。没有华丽的词藻,但那个举起手掌游泳的孩子已深深地印入我心中。这是沈从文的《我在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在读一本大书》,语气如此平淡自然,就好像领着我在那一条道路上行走。我在阅读吗?不,我在走路。
那一年,沉迷于哲学、心理学、《圣经》的我就这样惊醒了。抽象离我远去,我看到了自己贫瘠的思想。我想起了海子,想起了他躲在泡面房里的一句“从明天起,关心粮食与蔬菜”。我觉得,这些年来的阅读来得太轻易,太丰富,就像隔窗看花,拙劣地想象他人的梦。这种阅读太廉价,就显得毫无分量。多年来的积累,写出来还是一纸空文。我的阅读之路,也许还有很长的路途要走。
于是,开始下定决心写日记。写下生活中平凡的细节。走进了染满泥污的市场,亲眼看肉贩子如何将零钱一张张铺在猪肉上,亲眼看鸡贩如何吹弄鸡屁股,亲眼看那行人如何将唾沫一口啐在泥污里任车辆驶过。那一夜,我跟从文一起阅读。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稚嫩的孩子。
是的,文学源于生活,文学作品是教会我们去阅读生活,教我们重回坚实的大地。当我的手在日记上游走时,我想我真到了一扇门面前,这儿,我读了,我写了,这才是阅读的开始。
在阅读中收获真善美
在宁静的午后,斟上一杯醇茶,捧上一本心爱的书,在日影下细细翻阅,书香与茶香在那个午后醉了我的心,我仿佛神游天外,见到了书中的人物,他们在教我什么才是真善美。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苦苦追寻着真的影子。《药》中,华老栓握着那个带血的馒头,怀里抱着身体已冰冷的小栓。在泪眼朦胧中鲁迅发出振聋发聩的一声大吼:封建社会扼杀了人的本性,要我真,去新社会找吧!《骆驼祥子》里,祥子还拉着他的手拉车在烈日里奔走,只是他早已不是那个善良单纯的祥子,他的麻木,他的堕落早已销去了他的魂。老舍告诉我:真早已不在了!我抬头眺望,真原来还在,他在冰心的小桔灯上,在沈从文的边城中,也在于秋雨的苦旅中,人们依然在用心追求着真的境界,“真”如同一颗被重新洗涤过的珍珠,在我们心中闪闪发亮。
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我在苦苦追寻着善的影子。《海的女儿》中美人鱼为了王子的幸福,甘愿牺牲自己,化作朝阳中那脆弱的泡沫,我读罢潸然泪下,为了这凄美的爱情,也为了美人鱼的善良;《小王子》中那个满头柔软金发的小王子走过无垠的沙漠,对我说:“请帮我画一只羊。”银铃般的笑容,忧伤的表情,时时提醒我,不要拒绝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你的帮助,可能会像甘露一般滋润一颗濒临绝望的心。
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我在苦苦追寻着美的影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那绵绵的雾气溯流向上,弥漫了我干涩的眼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中那西落的太阳将浅浅的阳光覆在我身上,我看到了那暖暖的光芒;“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中那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让我感到了春天的可爱。一首首诗歌轻轻叩开了我的心灵,将我带到了久违的大自然,接触到另一种真实,另一种美。
用如水的心境阅读,我终于感受到美、善、真的存在,它们如天籁般倾泻下来,让我在阅读的午后,在香气萦绕之间,获得了另一种心情。
本题解析:
一、审题提示:“阅读”这个话题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最为紧密,也能直接体现我们的语文素养,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写的题目。作文材料比较长,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阅读”的内容,只提到文学作品,一是阅读的作用,主要是陶冶情操,启迪思想。一般而言,话题作文只要与话题有关,不脱离话题的范围,都不算离题,但这决不意味着材料对话题没有限制作用。无论是巴金的话,还是命题者的解释,或是作文要求“可以写一段关于阅读的故事,可以写自己阅读时的领悟,也可以写自己对读物的认识”来看,这里的“阅读”,都是指读书,而读书又是我们人人都有话可说的话题,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冒着偏离题意的风险,去写阅读自然,阅读人生。
二、思路点拨
以“书”或“读书”为话题,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都有说不完的话。作为中学生,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读书经历和读书经验体会,感触自然更深一层。由此看来。此题显然落到了中学生话题的中心来了,写起来自然也就有说不完的话了。如此,首先是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其间自然有成功和喜悦也有失败和烦恼;其次是读书过程结果中的故事、经验和体会了,这其中的每一个片断和感想都能让我们咀嚼出无穷无尽的意味;还可以畅想未来,设想将来读书的情况。此外,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和影响也是“读书”这个话题中的内容。只要你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选取上述几个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或记叙,或议论,或抒发感情,作文就有把握了。
三、立意选择
与“读书”有关的话题作文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讲述读书的故事,奏响买书、读书中的小插曲。
2、记叙读书的经历,见证读书陪伴成长的过程。
3、介绍读书的方法,实践出真知,真知教益后人。
4、品说读书的滋味,酸甜苦辣咸味道各异一一道来。
5、漫谈读书的感受,读后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6、抒写读书的收获,书中自有为人之道、作文之法。
7、渲染读书的陶醉,沉醉书海自然如入仙境。
8、推介所读的好书,或简叙书文内容,或罗列推荐理由。
9、鉴评所读的书文,赏析精彩片段,评价细小瑕疵。
10、评价对书的态度,说长道短自有一番道理。
四、?参考素材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杜甫)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教育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
★史学家说:书是进步的阶梯。
★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
★迷惘者说: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奋斗者说:书是人生的向导。
★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汉·刘向)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宋?苏轼)
★好山水游,其人多寿;有诗书气,生子必才。(清?王文韶)
★至乐无声惟孝悌,大羹有味是读书。(鲁迅)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说到书,我很动感情。因为它给我带来温暖,我对它满怀感激。
★书是我的恩师。
★书是我的良友。
★书是我青春期的恋人,中年的知己,暮年的伴侣。
★我真愿意成为十足的“书迷”和“书痴”,可惜还不够条件。
★在宁静的环境,悠闲的心情中静静地读书,是人生中最有味的享受。在“四人帮”覆亡的前夜,我曾经避开海洋般的冷漠与白眼,每天到龙华公园读书,是拥有自己独立苍茫的世界。这是我一个终生难忘的经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