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B.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之积威之所劫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速:招致。速为多义词,平时复习就要关注这句话中它的意思。
小题2:D表承接,ABC都表转折。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小题3:选文第一段提出自己的观点“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理解清楚全文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馀,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是时,少府五鹿充宗①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衣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右左。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迁杜陵令。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馀。”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田。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
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节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①少府五鹿充宗:少府,官名;五鹿,复姓。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世以是高之高:崇敬
B.善梁丘氏说善:赞许
C.以厉其馀厉:通“励”,劝勉
D.御史遂将云去将:带领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
①容貌甚壮,以勇力闻?②摄衣登堂,抗首而请?③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④臣愿赐尚方斩马,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馀?⑤小生乃欲相吏邪?⑥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云年轻时与侠士交往,凭勇力而闻名。四十岁时,才改变行节,从师学习《易经》和《论语》,他都能传承老师的学问。
B.朱云被人推荐与五鹿充宗辩论时,他毫不胆怯,毅然前往;辩论展开后,连连讥刺五鹿充宗,故儒生都感到很高兴。
C.朱云因在公卿面前斥骂张禹而触怒汉成帝,成帝要杀他,幸亏辛庆忌冒死求情,“叩头流血”,皇上的怒气才消,终于赦免了朱云。
D.斥骂张禹的事情过去后朱云不再做官,他常闲居户田,时常带着学生们乘牛车出门,对所探访的人都能做到恭敬侍奉。
小题4:翻译文言文中加线的句子(10分)
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5分)
②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1)如今的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扶皇上,对下不能有益于百姓,都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的人。
本题解析:(2)朱云一向以狂傲直率之名著称于世。假如他说的有理,就不可诛杀;他说的不对,本来也应该宽容。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的意义。D项,将:动词,念“jiàng”,拉,拽。
点评:一词多义是一个重要文言现象。解答此题时可采用联想推断法,如联想课文语句、依照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意等来判断,同时联系上下文意进行推断。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从人物性格的角度考查信息筛选。①表朱云勇猛;⑤表朱云率直、倔强;⑥表朱云不拘礼法。
点评:筛选文中关于人物形象的句子,首先要回顾文本,将试题提供的例句结合上下文逐句进行分析,同时注意题干中要求的关键词语,注意指哪种性格,最后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小题3:试题分析: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考查对文章的理解。D项,应是他所探访的人都恭敬地对待他
点评:归纳或概括文章内容类型的题,一般都是选择有错误的一项,一般都是从曲解词义、张冠李戴、时序颠倒、无中生有、夸大其词几个角度考查,可将四项全部到文中进行对照,仔细核对原文中的有关内容,得出答案。
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1)注意“匡”译为“匡扶”,“亡”通“无”,“益”名词作动词,译为“对……有益”,“尸位素餐”后成为一个成语,译为“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2)注意“著”译为“著名”,“使”表假设,“使”“固”译为“本来”,“容”译为“宽容”。
点评:翻译此类句子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等文言现象都要翻译出来,一词多义的实词要紧扣上下文来理解,在直译的基础上进行意译,然后将句子理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论虞常论:谈论
B.畔主背亲畔:同“叛”
C.天雨雪雨: 下
D.羝乳乃得归乳:生子
小题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谓相坐何:副词多么
B.空以身膏草野以:介词凭借
C.后虽欲复见我虽:连词即使
D.匈奴之祸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小题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
B.面对卫律的劝降,苏武的表现是:“不动”“不应”“大骂”。
C.北海牧羊时生活异常艰苦,但苏武的爱国意志却历久不变。
D.苏武的爱国心不仅感动了虞常等人,也让匈奴人对他敬若神明。
小题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5分)
②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 (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1)苏武身体日渐转好,单于派人(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让
苏武投降。( 晓:通知,会:会同,一起,“因”:趁、趁机,降:让(使)……投降。四个词每个1分,语义明确,语句通顺1分)
(2)卫律知道终究不可以胁迫(迫使)苏武投降,就报告了单于,单于更想让他投降了。(终:终究,
胁:胁迫、迫使,白:报告,愈益:更、更加,每个词各1分;语义明确,语句通顺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分析可知,A.论:判处、判定。
小题2:本题考查了“之”“以”“何”“虽”四个常见文言虚词,结合具体用法和语境可知:A何:什么;B以:介词,把、拿;D之:结构助词,的。
小题3: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理
解额把握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当的评价。分析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否准确、深刻、全面、客观或偏激、浮浅、片面、主观臆断等。可采用假设法与代入法,把句子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与选项所在相应段落进行比较。结合原文分析可知,D.没有感动虞常,匈奴人对苏武敬若神明是因为苏武数日也没有饿死。
小题4: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
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注意两句关键字句的翻译:(1)晓:通知;会:会同,一起;“因”:趁、趁机;降:让(使)……投降。(2)终:终究,胁:胁迫、迫使,白:报告,愈益:更、更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翻译下面文言语段划线句子
癸酉,师陈于鞍。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郄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参考答案:见译文
本题解析:
十七日,齐晋两军在鞍摆开阵势。邴夏为齐侯驾车,逢丑父坐在车右做了齐侯的护卫。晋军解张为却克驾车,郑丘缓做了却克的护卫。齐侯说:“我姑且消灭晋军再吃早饭!”不给马披甲就驱车进击晋军。却克被箭射伤,血一直流到鞋上,但是进军的鼓声仍然没有停息。却克说:“我受重伤了!”解张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胳膊肘,我折断(箭杆)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被血染得殷红,难道敢说受了重伤?您就忍耐它一点吧。”郑丘缓说:“从开始交战以来,如果遇到险峻难走的路,我必定要下来推车,您是否知道这种情况呢?不过您的伤势确实太严重了!”解张说:“全军的人都听着我们的鼓声,注视着我们的旗帜,或进或退都跟随着我们。这辆车只要一人镇守,就可以凭它成就大事。怎么能因受重伤而败坏国君的大事?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受了重伤还没有到死,您还是努力地干吧!”于是左手一并握住缰绳,右手取过鼓槌击鼓。马狂奔不止,全军跟着他们冲锋。齐军溃败。晋军追击齐军,绕着华不注山追了三圈。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