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二)
2019-12-28 09:35:59 【

1、语言运用题  为了展示文明礼仪之邦的文化精粹,体现“人文奥运”的特色,国际孔子文化节组委会、国际儒学联合会、央视国际网站和搜狐网共同发起了“用孔子的话作为北京奥运礼仪用语”征集评选活动。目前,四机构已邀请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骆承烈等十余位国内外知名的儒学专家,从《论语》中精选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礼之用,和为贵”等20句话,在搜狐网和央视国际网站向全球网友推介,让网友从中选出适合作奥运迎宾礼仪的五句话,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征集结果将在孔子诞辰2558周年纪念日山东曲阜孔庙祭孔大典上揭晓,并由山东省推荐给北京奥组委。?
获选的五句论语分别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有一创意公司策划将这五个名句用紫罗兰丝把它的中文绣在丝绸上,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版的文字则印在丝绸上(汉、英、法、俄、阿、西这六种语言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以此作为礼品,送给应邀出席奥运会测试赛的嘉宾。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这件礼品的含义及目的。(要言之有据,能自圆其说;表达要有条理,语言要通畅)(5分)
答:


参考答案:
(5分)示例1:《论语》是记录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言行的书,该书充满了智慧和思想的光辉,表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五湖四海的朋友的真诚欢迎(对八方宾客的充分尊重;和谐共处/和谐共进),体现了人文奥运的个性特征。
示例2:丝绸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丝绸之路则是中国文明传播的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纽带。
刺绣是中国的传统工艺,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分别用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六种联合国工作语言,体现了中国平等待人,向全世界传递中国的智慧和友好。
这一特别的礼品,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真诚、爱好和平、平等合作,加强文化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望。


本题解析:只要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历史文化知识,解说符合逻辑,自圆其说即可。如由外文版印刷在丝绸上联想到印刷术史中国的重大发明;选用《论语》名句有文化交流传播之意也可。以上内容答出1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
(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得1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A.瞌睡唠嗑磕头溘然长逝
B.嗔怪滇池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依据下面图片和文字的内容,概括《中华五禽操》特点。(4分)

《中华五禽操》是江苏师范大学受教育部委托,依据东汉名医华佗的五禽戏,融合徐州悠久的汉文化而编创出的一套配乐徒手象形操。《中华五禽操》配乐诗诵,文熏乐染,在极具诗意的情景中舞出中华文化。它的每一套动作都在情景音乐伴奏下配以诗词吟诵而进行,每一个动作都被赋予一定的故事元素,每一节均有匹配的故事情节。此外,《中华五禽操》在创编过程中还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特点,遵循从幼儿操到高中操“现其形—显其神—形神兼备”的规律,不断丰富完善套路和动作。
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编创融合悠久的文化传统;②表演蕴含诗熏乐染的情景;③动作节奏追求故事元素和情节;④动作套路依据年龄段不断完善。(每点1分)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综合语言应用试题,考查的是概括压缩能力。从所提供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来看,答题的重点应放在对材料的解读分析上,可以从其编创的特色、表演的形式、动作的节奏和大路四个方面来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披荆斩棘纰漏百出披星戴月旁征博引
B.贫瘠不堪篷荜生辉扑朔迷离披肝裂胆
C.批沙拣金拼拼凑凑胼手脂足砰然心动
D.疲备不堪品位人生盘根错节骋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B、篷荜生辉(蓬)?披肝裂胆(沥)
C、批沙拣金(披)?胼手脂足(胝)?砰然心动(怦)
D、疲备不堪(惫)?品位人生(味)?骋?请(聘)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默写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10分)
(1)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是又在六国之下矣。(苏洵<<六国论>>)
(2)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自胡马窥江去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姜夔<<雨霖铃>>)
(5)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7)楼船夜雪瓜洲渡,??。(陆游〈书愤〉)
(8)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
(9)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10)庄周晓梦迷蝴蝶,?。(李商隐〈锦瑟〉)


参考答案:(1)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迷花倚石忽已冥 ?(3)气吞万里如虎
(4)废池乔木,犹厌言兵?(5)此时无声胜有声 ?(6)惊涛拍岸
(7)铁马秋风大散关?(8)隔叶黄鹂空好音?(9)不尽长江滚滚来
(10)望帝春心托杜鹃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一词多义》..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