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提取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填上主题词。
内蒙古:拨付专项资金24999万元,用于免除2006年上学期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以用提高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其中中央补助资金20845万元。
宁夏:54万农家子女受益于中央“两免一补”政策,16个县市区完成了“两基”攻坚目标,南部山区全面完成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历史性任务。
江苏:城乡低保家庭子女等四类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提出申请,经评审、公示后可享受“两免一补”。各地“两免一补”所需要资金全部由财政部门负责落实。
主题词:
参考答案:免费义务教育。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题目要求填写主题词,实际上是要我们从上面三则材料中提取相同信息,并扼要概括这些信息。解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筛选—提炼—合并(相同信息)—整合(概括出答案)。
答题时应注意材料中“免除”“两免一补”等词以及所涉及的对象——义务教育。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炽热(chì) 剽窃(piào)鱼鳔(biào)筵席 (yán)三聚氰胺.(qíng′àn)
B.浣洗(wàn)脊梁(jì)粗糙(zāo)揶揄 (yé yú) 不亦乐乎(yuè)
C.请帖( tiě)摘菜(zhāi)叱咤 (chà)叨光 (tāo.)原形毕露(lòu)
D.弄堂(nòng) 胴体(tòng)炮羊肉( bāo)参(shēn)商揠苗助长( y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要注意常见多音字、形似字、社会出现频率较高且容易错汉字的读音。侧重三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或成语,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三是当今热词。B.浣huàn?粗糙cāo 乐?lè?脊梁(jǐ)C. 咤 zhà?露lù?D.?弄lòng?胴体dòng?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A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与“吾从而师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师郯子 B吾师道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D古之学者必有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例句中的“师”,意动用法:以……为师,A句中“师”的用法与此相同。B句,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C句“师”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D句中“师”,名词,老师。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血泊/淡泊明志?喘息/惴惴不安?削皮/削足适履?
B.逡巡/怙恶不悛??蔓延/不蔓不枝?量具/不可估量?
C.打烊/不痛不痒???脉搏/脉脉含情?折桂/损兵折将?
D.拘泥/泥古不化?强盛/强人所难?角色/群雄角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强调的是人应当为遵义而活着,突显的是人的道德价值。
B.家训、家规、家教传承的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这种历史的沉淀和传承是无言的教育,也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C.票房只是衡量电影价值的标准之一,电影内涵是否深刻、画面是否有美感、表演技巧是否娴熟……等都是评价一部电影优劣的重要因素。
D.最近网络“文言神翻译”风潮引发热议,是古典文化回归?还是纯粹的网友文言游戏?众人对这股“最炫文言风”褒贬不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A.“浮云”后的“引号”应该在“句号”后面。C.“……”与“等”不能连用。D.“回归”后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