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组是( ?)
A.布莱尔在清华大学座谈时说,未来几十年,10 多亿人口的中国将面临更多的发展。
B.近日在互联网上,全球华人大签名反对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此举也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C.两会代表们期盼卫生部尽快制定措施,尽量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和药品价格,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
D.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记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 “面临… ”的发展”之后缺 “的机遇”,宜改为“面临更多发展的机遇”;B. 有歧义,“此举”指代不明;C. 搭配不当,“减少”与“价格”不搭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一天,县里的高官都来通车典礼上是我作为代表迎接了县长大人们。
B.社科院考古专家认为河南安阳曹魏大墓为曹操墓的阶段性结论具有相当的根据,但并非最终结论,要“盖棺定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C.出版业当然要讲究装帧艺术,讲究宣传造势和市场营销,但要想真正赢得读者、赢得市场,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D.由于菲律宾东部的太平洋沿岸海水没有出现重大变动,菲火山地震研究所今天下午解除了智利大地震引起的海啸可能袭击菲国的警戒状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结构混乱之前后牵连。B.表意不明,停顿不同,有两种理解:一是社科院考古专家的看法“具有相当的根据”,一是河南安阳曹魏大墓为曹操墓的阶段性结论“具有相当的根据”。C.不合逻辑,“要想真正赢得”与“是否具有”两面对一面。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论是上古时代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还是当今为改变阿里地区穷困面貌三次进藏的孔繁森,莫不例外地受到人民的怀念。
B.60年代初,在黄河源头的鄂陵湖,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地已经灭绝了的动物——黑颈鹤。
C.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D.《红楼梦》一书中的人物写得那么生动、形象,就是因为作者和他所描写的对象长期相处,深深地了解他们的一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莫不”意为“没有人不”,即“所有人都”,而“所有人都例外地受到怀念”是说不通的,可改为“都受到人民的怀念”。 B.不合逻辑,去掉“第一次”,在“已经”后加“趋于”。? C.主客颠倒,应为“我与报纸接触”。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阅读课本《边城》(节选)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写一段点评文字,不超过80字。(4分)
“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有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外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参考答案:这段文字从声音、气味、色彩等方面生动细腻的描绘了湘西乡村宁静古朴的黄昏图画,再现了边城的美丽、平静,(2分)烘托出翠翠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人物心理;④展开、推动故事情节。这一段通过写杜鹃叫个不息、外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泥土气味、草木气味、各种甲虫类气味、天上的红云,描绘了湘西乡村宁静古朴的黄昏图画;这幅画面是美丽的、平静的;烘托出翠翠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已发生变化,请按照要求回答相关问题。(5分)

【小题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近完成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请根据上面两个统计表简要说明调查结果。(2分)
【小题2】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选取传统纸质媒介阅读和数字媒介阅读两种方式的一种,概括其特点并略作说明。(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近年来各媒介综合阅读率逐年上升,其中数字媒介阅读率近三年上升迅猛。
【小题2】传统纸媒介阅读特点:多数人的首选阅读方式,目前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数字媒介阅读特点:获取便利,信息检索方便,费用低廉甚至免费。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解答此题,要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来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提取、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进而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首先应该看懂图表,总结图表中传递出来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作深入地思考。本题可先把图表中的“各媒介综合阅读率”“数字媒介阅读率”当做答题的主体对象,然后根据图表的数字变化来作答。二者的特点,可从阅读人数、功能、费用等角度概括。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