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2019-12-28 09:50:14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从“大头”奶粉到“苏丹红”鸭蛋,从“染色”馒头到“塑化剂”食品,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商家前扑后继、乐此不疲?
B.地震、泥石流、战争、核泄露……近期全球灾难频烦,无数人在倾刻之间失去了生命,灾难带来的断壁残垣以及残疾、孤儿现象让人心痛。
C.美国多次在朝核问题上指责中国偏袒朝鲜,但朝核问题曲折反复的事实证明,相关国家在解决这一问题上不应设置不切实际的过高目标。
D.去年10月20日,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造事后,不但没有救治伤人,反而连捅八刀致人死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药家鑫已于今年6月7日服法。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曙光雾蔼挥斥方遒艰难跋涉
B.消谴轻篾汗流夹背熠熠闪光
C.斑谰戕害锲而舍之再接再励
D.静谧训诫至高无上风华正茂



3、语言运用题  仿造画线部分的句式,完成下面一段话。(3分)
鲁迅和巴金,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然而两人的文风迥乎不同。鲁迅的著作有中年人的冷竣。他的文章,如匕首,如投枪,醇厚辛辣,犀利深刻。
?。然而,无论两者在文学风格上存在多少差殊,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有着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爱憎。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国根据国际法和国内法规在中国的海域内开展正常的海洋活动    ,希望某些周边国家不要人为制造紧张对立。
②《舌尖上的中国Ⅱ》展现了中华美食给国人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为了突出普通人浓缩在饮食背后的情感,设计了一些“催泪因素”,这是        的。
③去年4月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一路高歌猛进的国内楼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奇葩刎颈之交创(chuàng)伤夙(sù)兴夜寐
B.瞻养溯流而上菲( fēi )薄殒(yǔn)身不恤
C.赎罪放浪形骸包扎(zā)不绝如缕( lǚ)
D.愀然义愤填赝肄(yì) 业载(zǎi)笑载言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试..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