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读下面的材料,在后面的空格处续写句子,要求句子简明、连贯,句式恰当,不要超过限定字数。(5分)
2005年5月初,某大商场向消费者进行调查:您认为下列哪些品牌的产品是国货调查结果如下表:
品牌
| 认同率
| 品牌
| 认同率
|
格兰仕微波炉
| 33.1%
| 飘柔洗发香波
| 63.7%
|
澳克玛冰柜
| 21.5%
| 玉兰油
| 75.8%
|
蒙妮坦服装
| 26.4%
| 舒肤佳香皂
| 68.9%
|
[说明]认同率指认同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
调查结果是有趣的。右边三个外国品牌,? (不超过15字),对于左边三个真正的中国品牌? (15字以内)。
造成这种认同颠倒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 (10字以内)。
参考答案:人们认为是国货的比例较高;认为是国货的比例反而偏低;中国货爱起洋名字。
本题解析:“调查结果是有趣的”“有趣”一词对后面的内容是一个暗示,表示“结果”与实际不符,并值得人们思考,探究其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课内文言翻译(10分)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参考答案:(1)有什么能让晋国满足的呢?已经把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大西边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晋国又从哪里取得(领地)呢?
(2)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的能力。这是一道课内翻译题。文言翻译要抓住重点词语、特殊句式及其他特殊文言现象,这些既是知识点又是考点,只要平时用心学习并注意积累,此题难度就不大,但实际这两句所包含的文言知识比较多。本题重点词语和句式:(1)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封:疆界;肆:扩大;焉:哪里。(2)所以:……的原因;者……也:判断句式;备:防备;出入:偏义复词,偏指进来;非常:外的变故。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作为友好邻邦,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周边国家遭受的海啸灾难感同身受,已经迅速行动起来向有关受灾国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并将积极参与灾后防疫和重建工作。
B.《龙船调》是一首妇孺皆知广为传唱的歌,也闯入了世界舞台。央视春晚评价《家住长江边》将这首歌发挥到了极致,既有其原始味道,又有时代感。
C.在多哈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何冲和王峰的男子双人三米板跳水比赛动作优美整齐,比赛现场人言啧啧。
D.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和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感同身受”:心里感激就像亲身受到地方的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不适用于自己的谢意; “人言啧啧”形容人们议论纷纷;“慷慨解囊”形容豪爽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或捐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句式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是寡人之过也燕王拜送于庭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急击勿失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若属皆且为所虏
D.夫晋,何厌之有项王曰:“沛公安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句式与用法,常见的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两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第一句为判断句,第二句为介宾结构后置句;B项,第一句为定语后置句,第二句为省略句;C项,第一句为判断句,第二句为被动句。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写出下列对联中的谐音字或谐音词,并体会其妙处。
(1)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夜敲棋寻子路,今朝对镜见颜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莲一怜,梨一离。借助于谐音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不舍和眷恋。
(2)荷一何,藕一偶,杏一幸,梅一媒。表面上说的是植物,实际上说的是人的姻缘。
(3)子路,既可解为人名——孔子的弟子,又可解为“棋子的路数”。颜回,既可解为人名——孔子的弟子,又指“面颜的真容”。巧妙地使用谐音造成了双关,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古代先贤的敬慕。
(4)庄子,既可解为人名——庄周,又可解为庄园。汉书,既可解为书名——《汉书》,又可解为男子(汉)写的字。使用谐音造成双关,意蕴横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