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A.①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②庄王许之 B.①病且死,属其子曰②父且死时 C.①左右争之,以为不可②欲以为相 D.①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②身死而家灭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可以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中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A,解释错误,太牢,应为“祭祀用的猪、牛、羊三牲”;B,解释错误,争,同“诤”,“规劝”。D,解释错误,别,应为“辨别、区别”。所以选C。
小题2: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C项,①认为②把……当作;A,“之”均为代词,代指优孟,B,两个“且”均为“将要”。D,两个“而”表示并列关系。所以选C。
小题3: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④是孙叔敖对优孟的态度和评价,并不能直接地表明优孟的机智和多谋⑥是优孟为孙叔敖之子进谏的结果,也不能表明他的机智和多谋。所以选A。
小题4: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表述不准确,从原文第三自然段中写楚庄王想要厚葬爱马,不近情理地拒谏,但并不能由此事就表明他是一个昏庸偏执的君主。以偏概全,过于否定。所以选B。
参考译文:
优孟原是楚国的老歌舞艺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诫楚王。
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没有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来喂它。马因为得肥胖病而死了,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用棺椁盛殓,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死马。左右近臣争论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庄王下令说:“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
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宝马是大王的心爱之物,理应厚葬。堂堂楚国,地大物博,国富民强,有什么要求办不到?大王却只用大夫的规格安葬它,太薄待它了。我建议用君王的规格来安葬它。”庄王忙问:“那怎么办好呢?”优孟回答:“用雕木的美玉做棺材,用最上等的梓木做外椁,拿樟木等贵重木材作装饰,再派几千名士兵挖掘坟墓,老人和孩子背土筑坟,然后,让齐国和赵国的使节在前面陪祭,韩国和魏国的使节在后面护卫。安葬完毕之后,再为它建立祠庙,用猪、牛、羊各一千头的太牢礼来祭祀它,并且安排一个一万户的城邑进行供奉。诸侯各国如果听说大王这样厚待马匹,肯定会影响很深刻,都会知道大王把人看得很低贱,却把马看得很重。”
庄王说:“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现在该怎么办呢?”优孟说:“请让我用对待六畜的方式来埋葬它。用土找做外椁,用铜锅做棺材,用姜和枣来调味,在加进木兰,用稻草作祭品,火光做衣服,把它埋葬在人们的肠胃里。”庄王同意,于是就派人把马交给主管膳食的太官,并且告诫大臣们,让他们不要宣传庄王原先的打算。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位贤人,待他很好。孙叔敖患病临终前,叮嘱他的儿子说:“我死后,你一定很贫困。那时,你就去拜见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过了几年,孙叔敖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困,靠卖柴为生。一次路上遇到优孟,就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父亲临终前,嘱咐我贫困时就去拜见优孟。”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
于是,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为庄王敬酒祝福。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优孟说:“请允许我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再来就任楚相。”庄王答应了他。三日后,优孟又来见庄王。庄王问:“你妻子怎么说的?”优孟说:“妻子说千万别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像孙叔敖那样地做楚相,忠正廉洁地治理楚国,楚王才得以称霸。如今死了,他的儿子竟无立锥之地,贫困到每天靠打柴谋生。如果要像孙叔敖那样做楚相,还不如自杀。”接着唱道:“住在山野耕田辛苦,难以获得食物。出外做官,自身贪脏卑鄙的,积有余财,不顾廉耻。自己死后家室虽然富足,但又恐惧贪脏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杀,家室也遭诛灭。贪官哪能做呢?想要做个清官,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唉,清官又哪能做呢?像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于是,庄王向优孟表示了歉意,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户之邑封给他,以供祭祀孙叔敖之用。自此之后,十年没有断绝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
仁宗即位,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议遂定。坐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罢知宣州。数月,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太后谒太庙,有请服衮冕者,太后以问,殊以《周官》后服对。
陕西方用兵,殊请罢内臣监兵,不以阵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悉为施行。
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有意,欲因群材以更治,而小人权幸皆不便。孙甫、蔡襄上言:“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而殊尝被诏志宸妃墓,没而不言。”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坐是降工部尚书,知颖州。然殊以章献太后方临朝,故志不敢斥言;而所役兵,乃辅臣例宣借者,时以谓非殊罪。
逾年,病浸剧,乘舆将往视之。殊即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特罢朝二日,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篆其碑首曰“旧学之碑”。
(选自《宋史·晏殊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权:权且
B.延范仲淹以教生徒延;邀请
C.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规:规范
D.以不视疾为恨恨:遗憾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帝爱其不欺其可怪也欤
B.延范仲淹以教后生焉用亡郑以陪邻
C.当世知名之士蚓无爪牙之利
D.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窃为大王不可取也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晏殊推进贤才的一组是(?)(3分)
①延范仲淹以教生徒?
②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
③及为相,益务进贤材?
④欲因群材以更治
⑤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晏殊小时被誉为神童,并被张知白举荐给朝廷。在廷诗中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受到皇帝的称赞。
B.晏殊行事很谨慎,仁帝即位后,他用“垂帘听政”的办法解决了大臣丁谓和曹利用之间的争端。
C.晏殊很注重向朝廷举荐贤能的人才,当时名士范仲淹、孔道辅等人都是他的门生,并都受到了他的举荐。
D.晏殊重病期间仁宗曾亲自探问,但不久晏殊病逝,引起仁宗深深痛惜。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7分)
(1)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3分)
?
(2)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4分)
?
(3)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3分)
?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
(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D
小题5:(1)向太后奏事的大臣,需隔着帘子汇报,使太后在帘子内听政,不能看到他们是谁。(得分点:群臣奏事太后者,定语后置句式1分;其他两小分句,句意通顺,各1分。)
(2)晏殊平日喜爱交游贤士,当世知名之士,比如范仲淹、孔道辅,都出自晏殊门下。(得分点:平,平日,平素;好,喜爱,喜欢;其,代他,指晏殊各1分,句意1分)
(3)我是老毛病犯了,马上就要好了,不值得让陛下担忧。(得分点:疾,病;行,将要,就要;愈,痊愈,好的意思,)
(4)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5)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本题解析:
小题1:采用假设法与代入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测词意。规译为获取更为合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可采用联想推断法,更多为联系上下句推断其逻辑关系,即代入原文是否合理。再者还可通过其在文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词义。也可根据对偶、对比、并列等结构特点来推类词义。
小题2:本题要联系原文,一一分析推断。A项第一个是代词,代晏珠,第二个是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B项连词,来;C项第一个助词,的,第二个是定语后置的标志;D项第一个为是做,第二个是认为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因虚词一词多义性,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语境意义不同。所以答此类题,可采用如下方法:1推断语境,2关照全句,3观察句位,4分析搭配,5代入检查。最后达到语意畅通则说明正确。
小题3:①说的是请范仲淹教学生,④说的不是宴殊。⑤与其他人一起被任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答此类题读题时关键,在明晰题意的基础上,一项一项的排除即可。
小题4:
点评:本题比较难。此类题有的是对原文的理解,有的是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答此类试题
阅读是基础,排除是手段。抓住设置的“人物”不对号,侧重点有所偏移、张冠李戴等常见
设误类型,一一与原文进行对照排除。
小题5: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得分点:群臣奏事太后者,定语后置句式1分;其他两小分句,句意通顺,各1分。(2)得分点:平,平日,平素;好,喜爱,喜欢;其,代他,指晏殊各1分,句意1分(3)得分点:疾,病;行,将要,就要;愈,痊愈,好的意思(4)得分点,日名词做状语,一天天。知通智。(5)是故译为因此。师之所存也是判断句。
点评:本题比较难。翻译时要注意三点:一要以直译为主,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准确,二是切记要把翻译的句子与原文结合在一起理解,莫断章取义。第三,照应文言句式和语气。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
乐广字彦铺,南阳清阳人也。父早卒,广孤贫,侨居山阳,寒素为业,人无知者。性冲约,有远识,寡嗜欲,与物无竞。尤善谈论,每以约言析理,以厌人之心,其所不知,默如也。王戎为荆州刺史,乃荐为秀才。后辟太尉掾,转太子舍人。尚书令卫瓘,见广而奇之,曰:“自昔诸贤既没,常恐微言将绝,而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王衍自言;“与人语甚简至,及见广,便觉己之烦。”出补元城令,迁中书侍郎,转太子中庶子,累迁侍中、河南尹。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厅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卫玠总角时,尝问广梦,广云是想。玠回:“神形所不接而梦,岂是想邪!”广曰;“因也。”玠思之经月不得,遂以成疾。广闻故,命驾为剖析之,玠病即愈。广叹曰:“此贤胸中当必无膏肓之疾!”广所在为政,无当时功誉,然每去职,遗爱为人所思。凡所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而自见矣。人有过,先尽弘恕,然后善恶自彰矣。先是河南官舍多妖怪,前尹多不敢处正寝,广居之不疑。尝外户自闭,左右皆惊,广独自若。顾见墙有孔,使人掘墙,得狸而杀之,其怪亦绝。
(《后汉书·乐广传》)
1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性冲约,有远识?冲约:谦和节俭。
B.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亲客:亲属客人。
C.沉疴顿愈?沉疴:长久而重的病。
D.前尹多不敢处正寝?正寝:住屋的正室。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每以约言析理,以厌人之心?玠思之经月不得,遂以成疾
B.王戎为荆州刺史,乃荐为秀才?而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
C.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复置酒于前处
D.广问其故,答曰?广乃告其所以
15.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王衍)与人语甚简至,及见广,便觉己之烦。
B.广闻故,命驾为(玠)剖析之。
C.人有过,(人)先尽弘恕。
D.使人掘墙,(广)得狸而杀之。
1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乐广明理不受迷惑的一组是
①有远识,寡嗜欲,与物无竞。
②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③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
④尝问广梦,广云是想。
⑤凡所论人,必先称其所长。
③左右皆惊,广独自若。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⑤
17 .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乐广青年时孤贫。后寄居山阳,家境贫寒致力学业。他很有见识,能用简明的话透彻分析事理。被荐举做官,受到几位名人的称赞。
B.乐广做河南尹时,一位客人饮酒见杯中有蛇,后因心中厌恶而生病。乐广分析验证是当时厅事壁上画有蛇的兽角的影子映在杯中所致。
C.卫玠儿童时曾问乐广梦的成因,乐广认为是心有所想,或凭借一定事物而联想所致。卫玠苦思成病,乐广亲自去为他治病。
D.乐广为官治政能功在长远,论人能先称人之长,恕人之过。河南官舍闹妖怪的事,他不听信,经观察后发现是一野狸猫作怪。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尤善谈论,每以约言析理,以厌人之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所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而自见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BDBCC
本题解析:13.B(亲客:亲近的客人)14.D(A中第一个“以”是表目的连词“来”,第二个“以”是介词“因为”,省略了介宾“此”。B第一个“乃”是“于是”,第二个‘乃”是“竟”。C第一个“复”是“再”,第二个“复”是“又”。D两个“其”都是代词,“那”指那件事)15.B(A 句省略的应当是“我”C 句省略的应当是“乐广”对句省略的是“人”)16.C(①句是笼统说乐广有见解和性情淡泊,②句是卫瑾称赞乐广的文采,⑤句是乐广的做事态度。有①②③的项不选)17.C(“乐广亲自去为他治病”不合文意,应是去为他剖析做梦的事,使他病好了)18。(1)尤其善于言谈议论,常常用简明的语言分析事理,来使别人内心满意。(1)凡是他评论人,一定先称赞那个人的长处,于是他的短处不说而自然显现了。((1)善:善于。每:常常。约言:简明的语言。厌:满足。(2)论:评论。长:长处。短:短处。见:显现)
参考译文:
乐广字彦辅,是南阳清阳人。他的父亲很早去世,乐广孤单家贫,寄居在山阳,家境贫寒致力学业,没有人了解他。乐广性情谦和节俭,有远见。很少有贪图享乐的要求,与人无争。尤其善于言谈议论,常常用简明的语言分析事理,来使别人内心满意,他不懂的事,就沉默不说。王戎做荆州刺史,于是推荐乐广做秀才。后朝廷征召他为太尉掾,调任太子舍人。尚书令工灌见到乐广,认为他是奇才,说:“自从过去的几位贤人去世之后,常常恐怕精微的语言将要断绝了,可是现在竞又在您这里听到了这样的话。”卫灌命令几个儿子到乐广那里去,说道:“这个人是人中的清水明镜,见到他会感到他的如玉石的光彩,像是云雾散开看见了青天一样。”王衍对自己说:“我与别人说话很简要,等到见了乐广,便觉得自己很繁琐。”后乐广调出朝廷补任元城县令,后提升中书侍郎,调任太子中庶子,历任侍中、河南尹。曾经有一位乐广很亲近的客人,分别很久不再来,乐广问他什么原因,他回答说:“先前在您那里,承蒙您赐酒,正想喝酒,看见杯中有条蛇,心中很厌恶它,喝了酒后就病了。”在当时河南官府办公大厅墙上有兽角,上面用油漆画着蛇,乐广料想杯中的蛇就是兽角的影子。他又把酒杯放在先前的地方,对客人说:“酒杯中又有什么东西,见到没有?”回答说:“见到的东西像先前一样。”乐广于是告诉他杯中蛇影的原因,客人一下子疑心消除了,很久的重病顿时好了。卫玠还是个儿童时,曾经问乐广梦的成困,乐广说梦是心中所想。卫玠说:“精神和形体都没有接触的事物却梦见了,难道这是心想吗?”乐广说:“这是凭借一定事物而心想。”卫玠思考此事经过一个月也没想通,于是因为这个生了病。乐广听到他生病的原因,让人驾车前去为他剖析做梦这件事,卫玠的病立即好了。乐广感叹说:“这位贤人胸中应当一定没有什么重病!”乐广在官任治理政事,没有当时的功绩声誉;然而每次他离开职位,留下的仁爱被人们思念。凡是他评论人,一定先称赞那个人的长处,于是他的短处不说而自然显现了。别人有过失,他先最大程度地宽恕,这样后来善恶也自然很清楚了。在他当河南尹之前,河南官府的房子多闹妖怪,先前的官长多不敢住正房,乐广居住那里毫不疑惧。曾经房子外面的门自动关闭,他身边的人都惊惧,乐广独自像平常一样。乐广观察到墙上有孔,让人挖掘墙孔,捉到一只野狸猫,把它打死了,那些妖怪之事也没有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夫揭竿累,趣灌渎
B.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C.牵巨钩,馅没而下
D.郢人立不失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