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2019-12-28 10:01:35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国时,诸葛亮率蜀国大军北伐魏国,司马懿认定蜀军远道来袭,后援补给必定不足,故闭城休战。诸葛亮多次设计引诱,甚至派人送去一件女人衣裳侮辱逼战,司马懿依然按兵不动,强压怒火稳住军心。相持数月后,诸葛亮不幸病逝军中,蜀军群龙无首悄悄退兵,司马懿不战而胜。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从材料上看,司马懿因为忍才取得了胜利,所以学会忍耐就是审题的关键。但写作时不能仅仅是表达要控制情绪,或要把握时机,可要知己知彼,必须与获得成功联系在一起,才合乎材料的整体义。
参考立意:
1.从整体看,控制情绪与获得成功(或,调正心态,学会忍耐,学会自制);
2.从局部看(相持数月后……)把握时机与获得成功;
3.从局部看(司马懿认定……)知己知彼与获得成功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清人张潮说:“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就你的理解,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得抄袭和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50分)
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要求: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参考答案:
找寻生命的无限
帕斯卡尔对人有这样一种认识:人既伟大又悲惨。人认识到了自己所能取得的有限,不会诸事顺遂己愿,却仍渴望着无限,因生命中未得的残缺而不断追求。?
正因如此,未得的悲伤被巧妙地转化为追寻的快乐,这一份对无限的渴望使人清醒地定位自己,付出无悔的努力。遥想当年《法国大革命史》这部巨著的形成过程,是著者卡莱尔在失去原稿,不复可得的悲惨遭遇中,重新鼓起勇气,再次完成,并更为精益求精的第二部成书。这部书是卡莱尔的梦想,是在一直渴望取得的顶峰。倘若就因一次失去的悲惨,认定此生无法企及,那卡莱尔何尝能在找寻未得,找寻无限的过程中重拾作为一个史学家的欣慰和喜悦呢?
所以,对生命无限的渴望,对未知的那种期盼,恰是人们创作的不竭源泉。纪伯伦曾指出: “一个人不在于他成就了什么,而在于他企求成就的东西。”在找寻生命的无限中,人们练就了坚持不懈的品格,他们品尝了人世的悲欢,终于在找寻无限,追求未得中暂且放下了不圆满的缺憾,努力形成别具一格的伟大。
的确,就算人在知、情、意方面总会有个限度,可这也提供了一个未得的契机,使自己突破已往的极限。正如当年的培根,为了润色自己的随笔与人生箴言,时刻将笔记本放在身边,不断修改。或许在旁人眼中,那已经是足够完善的作品了,但培根认为他的文字还远未达到满意的标准。这也就激发他去不断超越自我,近于完美。
而今,当人们读着《培根随笔》时,是否品味出了那因“未得”而更上一层的语言?又是否体会到找寻未得,渴望无限所给予的活力和热忱?它确实融进了人的生命,让他们的议论文章都有了热度,让他们的智慧汇聚为文明的长河。?
从中,我们可以知悉人的伟大和悲惨了。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是有可悲之处,那是人终将走往的限度。可当我们知晓了无限,进而追求和创造,在这一过程中,方显出生命的本色,达到更高的境界。
其实,生命的意义也便是这样。从二律背反中清醒过来的人们,在得和未得间感慨不已,弱者安于所得,但强者找寻生命的无限,让卑微的生命铸成一座永恒的雕像。


本题解析:
审题立意时,可以从肖伯纳或者周国平的角度进行立意,也可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大致可分为三个角度:
从肖伯纳的角度,
看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这是用悲剧(消极)的眼光看人生,是从占有欲或者从满足或从功利的角度来说的,体现了悲剧的人生观。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到满足的无聊是双重悲剧。这两种悲剧的根源都关乎欲望,没有实现欲望就痛苦,实现了欲望就无聊、空虚。这样看来,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与叔本华的悲剧观是一样的。叔本华认为,痛苦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大的,而实现欲望的能力是相对的。这两种的矛盾很难调和,因此,人很难得到永恒的快乐,总在痛苦与无聊、空虚之中摇摆。可以从欲望与痛苦的角度深入思考。
从周国平的角度看,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是用审美的眼光看人生,为得到而寻求、创造的过程以及得到后品味、体验的过程,都是同样幸福的事情。周国平的话强调人不应当从功利的角度去审视生活,而应从审美(非功利)的角度去打量人生,从而可以提出:创造(或者体验)的过程就是快乐、幸福;立足于创造,收获快乐人生;艺术的、审美的去看待人生也是快乐和充满激情的。
整体上把握材料,可以从浅层和深层角度来立意。
从浅层次看,肖伯纳和周国平因视角、心态的不同,带来了认识、观念的不同。由此,可提出:不同的心态、视角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与结果。从深层意义来说,肖伯纳与周国平的出发点是一样的。肖伯纳揭示出这两大悲剧,就是告诫人们,不要有太多的占有欲,不要只重视人生的结果。因为太重视结果,追求结果时,就会把过程视为一种苦役;另外,要是太看重结果,那么,即使实现了结果,也会因太关注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快乐,陷入无聊、空虚。肖伯纳是从反面来说的。周国平则从正面来说,生活的快乐,人生的幸福,应更注重创造的过程,以审美的眼光关注过程,也就是说在追求、创造的过程中,要是摆脱了占有欲,至少可以使人免除许多琐屑的烦恼和渺小的痛苦,活得豁达些。因此可提出:幸福、快乐既可以体现在结果上,又可以体现在过程中,只是要注意的是,放在结果上,往往是只能收获短暂的快乐,而放在过程中,既能体会过程的快乐,也能体会到收获结果的快乐。也可由此得出,摆脱了占有欲,就能收获快乐;痴迷占有欲,就会陷入痛苦与无聊的泥淖之中。
其它有关契合内容的立意都应该算切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请以“激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4)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
(5)不低于800字?(6)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名称和人名。


参考答案:
爱,出自一个美丽的神话
爱,出自一个美丽的神话,这个神话叫父亲。
我父亲30出头,是个冷漠的人,在家里,他掌管一切大权,包括消费与我的学习,他从不让我跟他撒娇,不让妈妈疼我,只是不想让我长大像娇小姐,上了幼儿园大班,懂事了,总觉得生活中少个零件,一点点与爸爸疏远,可是,当我快乐的,马上就要飞出这个鸟笼的约束时,却又深深的扎了回去。
那是一个刮大风的下午,爸爸骑自行车带我一路想幼儿园骑去。
像往常一样,一路上没有一丝谈话的迹象,可是和往常不一样的是,我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欢乐,幼儿园要拍纪念照,然后,我就可以上小学喽!想着终于可以逃出他的约束,高兴极了。
风忽然大了起来,不过我们是顺风的。忽然路边工地的围板被风吹倒了,那个“庞然大物”径直朝我压了过来,我吓得闭上眼睛,等着被砸,一时竟忘了逃跑,爸爸反应过来,回头一看,可急眼了!不顾一切的扑向我。
“恍”的一生声,我惊恐的睁开眼,惊呆了,爸爸,他用他那宽大的脊梁挡住了我,只见他的眉头皱的紧紧的,脸色惨白,“爸爸”我带哭腔去拉他,他才睁开眼,见到我,忙将我拉过去,拉拉我的胳膊,摸摸我的腿,还问我有没有事?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他才吃力的扶起自行车,骑着车送我去幼儿园了。
看着他,到嘴边的“你怎么了”又收了回去。可当我再见到他时,他已带上了夹板。
我再也忍不住了!扑到他身上大哭起来,他为了我,宁可失去生命啊!
第二篇:
那天中午,家里只有我和爷爷俩人,奶奶去菜市场买菜了,爸爸和妈妈都去上班了,现在家里就好象一个大南瓜里面没有了南瓜籽一样,空荡荡的。我和爷爷因为感觉闷得慌,就准备一起收拾屋子。我发现了厨房冰箱里鸡蛋快没有了,就跑下楼去超市买鸡蛋。
超市里的东西虽然是应有尽有,但是价格太昂贵了。我拿过袋子,小心翼翼地装鸡蛋,心里祈祷着:千万不能有任何的差错呀。可是事与愿违,正当我在拿最后一个鸡蛋时,可能是由于心里如释重负,一放松,手一滑,手中的鸡蛋就如一块巨大的石头一般重重地砸在了另外一个鸡蛋上面,破天慌的,一块大石头无缘无故地砸在你的头上面,你还不得委屈死了?鸡蛋委屈,可是我也一样委屈,自认倒霉,我得赔钱呀。
于是,我就跑过去,去问售货员阿姨一个鸡蛋大概几元钱,她说:"一个鸡蛋大概五角钱吧。"我松了一口气,幸好我付了鸡蛋原来的钱还多剩下五角钱,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呀,如果一个鸡蛋是一元钱的话,那我就是双悲临门哪。我告诉了给我结帐的那位阿姨,她也没有责怪我,只是让我赔了五角钱。回到家,爷爷问我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告诉了爷爷那件事情,他说:"你呀真是太老实了,换成别人哪,没准还会贼人喊贼呢。"我在想:如果我当时没有赔那五角钱,可能现在我还在耿耿于怀,没准还会惭愧呢。
现在我又想到:何必呢,五角钱就能够换来一个"清白身"和一个"自由身"不是挺值的嘛,何必那么吝啬呢。老老实实地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不是更舒坦的吗?最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这件事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令我难忘。
激动
和往常不同的是,今天放学一回到家没看电视而是先写作业了。不一会,妈妈下班回来了,看见我在写作业没说啥,直接奔厨房烧饭去了。这时,钥匙开门声又响了,我知道是爸爸回来了,让我难以忘怀的事情就随着爸爸的回来发生了。
大概“一支烟”的功夫,忽然,我隐隐发觉后面有个人,转身抬头一看,原来是爸爸不知啥时站在我后面看我写作业,只见他皱着眉头一言不发的瞪着我,我心里一阵紧张,心想,我肯定又做错什么了,果然,爸爸揪着我的耳朵说:“你看你写的什么‘鬼’字,还不如一年级的小学生”。一开始我没说什么,接着他又说:“这么丑的字不是我儿子写的,今天,要么把字写好,要么就出去别回家”。
听到这话,我火冒三丈,把钢笔“啪”摔在桌上,打开门头也不回的冲了出去,躲在楼下的一个角落里偷偷的哭。不一会儿,我就听见“噔噔噔”急促的下楼声,我估计是爸爸找我来了,这时,我听到爸爸焦急的喊叫声:“邮邮(我的小名),邮邮~~~~~~”。不一会又听到妈妈同样的叫喊声,我心想,不是你们让我走吗?还来找我干嘛?哼!我就不出来。大约半小时后,爸爸终于找到了我,一句话没说,只是把我紧紧的抱在怀里,还不停的亲着我的脸蛋。回到家,爸爸对我说:“我刚才说的是气话,你是爸妈唯一的儿子,怎么会不要你了呢?”。这时我又惊讶的发现,平时不爱哭的妈妈在偷偷的摸眼泪。随后,我问了爸爸一个连我自己都觉得很奇怪的问题,我说:“爸爸,如果我被坏人绑架了,他们要用你的命去换回我,你会不会换呢?
爸爸毫不犹豫的说:“当然会,因为你是爸唯一的儿子,没有你,爸妈的生活就没有意义了,但是,你和爸都是坚强的男子汉,成功的事业和美好的生活属于那些生活中的强者,所以,爸爸希望你做一个永不言败地强者”。
原来,爸妈是真爱我的,我也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从那时起,我便更懂事了。
那天,不但让我很感动,而且更让我难以忘怀。
激动 也没有跪下,我只是硬挺挺地走到父亲身边说道:“这次是我不对,但我保证绝对没有下次。”父亲也许被我怔住了,说道:“好!我就原谅你这次。但记住,那是你自己允诺的事。”说完父亲就走了,而我也一直谨记着那个诺言,那个我一辈子都不敢忘记的诺言。
虽然家里有欢乐也有悲伤,但那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少了都会很可惜,毕竟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正在上演的故事。而我们正用自己诠释自己,在泛白的纸上划下属于自己的篇章,但有时也会停下脚步,感悟过去、眺望未来。然而,更多的是我们应该品味现在,在日常平凡、琐屑的生活中寻思爱的真谛!把这种爱化为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动力。
“晚风吹动着竹林,月光拉长了身影,萤火虫,一闪闪,像漫天飞舞的钱币……”,耳畔响起了悠扬而轻快的歌曲,预示着夜晚的来临,静静地大地都沉入了梦乡,但是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盏灯在闪烁,它的故事正在上演……


本题解析:这是独词类话题作文。考生需要对“激动”进行发散,可采用添加法,思考。
什么让我们激动,激动以后我们该怎么做……这些都是思考的内容。
可以写记叙文,通过几个事件来表现激动的内涵(对生活的理解),可以写议论文,论述人在激动时应该如何做等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对潮流说“不”,是为了追求个性张扬;对强权说“不”,是为了捍卫尊严;对困难说“不”,?;对困难说“不”,是为了取得成功。所以要勇于说“不”。但也有人认为不能轻易地说“不”。
  请以《说“不”》或《不轻易地说“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有位老板在对大陆进行市场考察时发现,市场上的旅游鞋基本是白色天下。于是,这位老板决定投资办一家鞋厂,专门生产一种色彩斑斓、鲜艳夺目、连鞋带也别具一格的“彩色旅游鞋”。这种鞋子一上市,立即成为枪手货,他也赚了大钱。
  又据报载:日本科技人员为了解决西瓜状不规则以及大小不一、不便包装等弊端,根据西瓜的不同生长期,采用模具培育法,终于培育出规格基本相同、重量基本相等且口味甜美的方形西瓜,深受客商和消费者的欢迎。
  要求: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高..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