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2019-12-28 10:03:49 【

1、语言运用题  下面文段共六句,其中五处有语病,将有语病的句子加以修改。(5分,如将正确的改错,扣1分)
①我们记忆中的春晚,本应是诚恳的、家常的,能够让全国观众度过一年最后在一种相对纯净的气氛中的闲暇。②然而这种印象今天正在迅速消解,零点报时这类亿金难买的“硬广告”倒也罢了,观众还得忍气安插进节目里的零星“软广告”。③一台春晚,是联欢晚会还是“广告晚会”?这是网友们看了虎年春晚的揶揄。④因为不知道这些无孔不入的“软广告”,其“创意”和受益方是节目表演者还是春晚项目组(抑或二者各图其利)图利。⑤部分节目的粗制滥造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春晚作为一个原本带有一定公益色彩的品牌节目,正越来越沦落为金钱,却忽略了广大观众。⑥这种掉进钱眼里的做法,实在是破坏了观众观赏春晚的坏心情,让国人很是不爽。

序 号
修?改

?

?

?

?

?

?
?


参考答案:(5分)①将“度过一年最后”移到“的闲暇”前面。②将“忍气”改为“忍受”。④去掉“图利”。⑤在“金钱”后面加“的奴隶”。⑥将“坏心情”改为“好心情”。


本题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辨析病句可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然后再从定状补等成分入手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粗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新/额 发/坚海桑田
B.桎/纨/补 薄/文采
C.自/阿 歌/气 翩为人知
D.益/女 联弱/宫折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需删去,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请将必须删去的和不能删去的找出来,把各自序号分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5分)
为了感谢广大读者朋友①长期以来对本刊②支持,进一步③提高本刊④质量,更好有满足大家⑤ 阅读要求,现本刊⑥ 决定开展读者调查活动,读者意见⑦附在本期中,本刊⑧希望广大读者认真⑨填写读者意见,⑩及时寄回本刊编辑部。
(1)必须删去的是:                     
(2)不能删去的是:                     


参考答案:   (1)①⑥⑧      (2)②⑤


本题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等能力。①与“广大”重复,⑥与后文矛盾,⑧多余了,应承前省;②⑤删掉后会改变短语结构,而改变文意。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1)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2)?,更与何人说?
(3)人生如梦,??。
(4)何妨吟啸且徐行。??,谁怕?
(5)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7)??,瑞脑销金兽。
(8)雁过也,正伤心,??。
(9)顾吾念之,??,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各3分)
7.秦乃不然,淫虐滋甚,往而不反,卒至土崩。此不知变之祸也。(上文划线句子)
8.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9.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理解、分析文..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