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019-12-28 10:14:04 【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与其声旁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收空吹毛求循规蹈
B.约轻手岌岌可危
C.一儆百玲剔透
D.给一丘之俪之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惩”、“伉”等与其声旁读音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人们消费选择的拓宽,黄金周开始从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向其他行业广泛延伸,越来越多的行业正从假日消费中分得“黄金”。
B.诚信教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C.玉树地震发生后,由105名成员组成的新疆医疗队刚刚到达,就投身到立即救治灾区伤员工作中,再次谱写了中华民族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动人篇章。
D.在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纷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低收入家庭,并且从政策制定的高度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搭配不当,“黄金周”不能与“延伸”搭配;B:句子杂糅,删去“迫在眉睫”;C:语序不当,应将“立即”调至“投身”前。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名人故居纳入文物保护序列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本身和名人影响等因素,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制定名人故居保护办法,合理确定名人故居标准。
B.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张教官对同事感叹道:“刚入狱的小刘其实心地非常善良,为人处市非常仗义,真是孺子可教。”
C.初春 的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畅淡着自己的理想……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D.为了在《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帝疑案》,阎崇年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精心研究,可谓沙里淘金,最终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沙里淘金:从沙子里淘出黄金,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B孺子可教: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授给他。C春意阑珊: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将衰。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A“当务之急”是指当前急切应做的事,与前面的“眼下”重复。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2012年2月12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许多爱好文学的网友在网上发起了纪念杜甫的活动。请将下面简要介绍杜甫的文字补充完整,并在网上发帖写下自己的感言(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50字)。
(1)杜甫在唐代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风格为___________?(四字短语概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便是杜甫抒情名篇《______________》中的名句。
(2)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沉郁顿挫(或现实主义) 《旅夜书怀》
(2)感言示例:你用滚烫的文字,叙写了一个不朽的传奇;你用诗人的良心,记录了一个动荡的历史;你用诗人的道义,鞭挞了一个腐朽的王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体裁。《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是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铺的手法。
B.苏洵,宋代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C.《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念奴娇”是词牌名,后人还以《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作为《念奴娇》的代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作者这时47岁,自觉事业上还没有成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抱负。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达了词人对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进取,不珍惜人才的愤懑之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