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下面有关作者的介绍,有错误的一项是()A.王安石(10【文学常识】
2017-01-08 12:46: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单选题  下面有关作者的介绍,有错误的一项是()

A.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仙,抚州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县)人。
B.王安石“少好读书”,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被毛泽东同志称作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C.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改革政策,使国力有所加强。因遭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
D.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单选题  下面有关作者的介绍,有错误的一项是()

A.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仙,抚州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县)人。
B.王安石“少好读书”,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被毛泽东同志称作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C.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改革政策,使国力有所加强。因遭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
D.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与理解。B项中“上万言书”是在嘉祐四年(1059),不是嘉祐六年(1061)。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不是毛泽东,而是列宁。


本题所属考点:【文学常识】
本题难易程 度:【简单】



Beauty is but skin-deep. 美只是外表, /不能以貌取人.
Tags:高考语文 题库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下列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是鸟也,..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