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七)
2017-01-13 18:04: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英雄不怕出身低,不少现在的大明星,在未踏入演艺圈前,几乎都有一段    的血泪史。
②为创作《新绘全本三国演义》,他与夫人再度携手,赴三国古战场     ,与千古风流人物进行灵魂碰撞。
③亚明先生听此情况,立即表示要把这幅原作送给我。我再三      ,他执意要送。④孔子作《春秋》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就是说,夷狄到了中原地区,     了华夏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了华夏族。

A.辛酸查访推卸袭用
B.辛酸察访推谢习用

C.心酸查访推谢袭用
D.心酸察访推卸习用



2、语言运用题  (2013·青岛模拟)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但是“发现”并非只有正面效应,有的也隐含着负面的因子。
②每一次“发现”,都给人类带来了诸多难以尽述的益处。
③于是,便有了永无休止的“发现”和“发现”后的兴奋与满足。
④人,是一种有着无穷欲望和好奇心的特殊“动物”。
⑤一次次的“发现”,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随之逐步深化。
答: 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社会各个行业对高素养人才的需求,是当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
B.冬季来临,空调销售进入淡季,价格战愈演愈烈,有的品牌的促销价格甚至下降到原来的二分之一。
C.只是到数年前,当高锟开始出现老年痴呆症状的时候,才再度引起学生、同事和朋友的关注和震惊。
D.迪拜,一个贫瘠的沙漠小国,是在适当的机缘之下借助世界的财力与智能,在短期内完成让人艳羡。



4、语言运用题  【题文】读下面的一段材料,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至少答4点)(6分)
2012年10月11日,瑞典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多年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并出版相关著作的作家万之认为,长期以来,莫言的作品如《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等都很为瑞典文坛所看重,而其由瑞典汉学家陈安娜女士翻译的巨著《生死疲劳》今年刚在瑞典成功出版,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批评家严锋称其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都有强烈的关怀,挖掘很深,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级。”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表示,如果继我之后还有亚洲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我看好莫言。作家麦家、方方、主持人崔永元等人也力挺莫言获奖。
从媒体采访获悉,记者对莫言的获奖这样评述:莫言是贴地气的中国本土作家,很基层,很民间,很责任;细腻表达人类的普世价值——爱和恨,和平与友善。
有人请莫言推荐他自己的一部作品,莫言推荐了今年在瑞典出版的《生死疲劳》,“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他说,首先,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其次在本书中,他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小说中人跟动物之间可以自由地变化,通过动物的眼睛来观看中国最近50年来社会、历史的变化”。
                                                      
                                                     



5、填空题    对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之一,它和中国的传统节日结下了不解之缘。下列对联分别描述的是哪个传统节日,请把正确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元宵节 ②七夕节 ③清明节 ④重阳节 ⑤端午节
(1)保艾思君子,依蒲祝圣人。 (  )
(2)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  )
(3)元夕万家宴,宵月千里明。 (  )
(4)话旧他乡曾作客,登高佳节倍思亲。 (  )
(5)光转银绳垂玉露,泪垂彩锦掷金梭。 (  )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常识》..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