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三)
2017-01-13 18:05: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2)……西风紧,????????????????。??????????????????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 (《报任安书》)
(4)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5)惨象,???????????????????????;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记念刘和珍君》)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任选6小题,多选只按前6题计分)
小题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小题2:??????????????????????,以手抚膺坐长叹。
小题3:人生如梦,???????????????????
小题4:????????????????????????,凝绝不通声暂歇。
小题5:念去去千里烟波,??????????????????????
小题6:??????????????????????,不尽长江滚滚来。
小题7:??????????????????????,只是朱颜改。



3、阅读题  【题文】根据小说原著填空。(每处1分)(5分)
(1)杨仪在看了孔明留下的锦囊后,对魏延说:“你敢在马上连叫三声‘         ?’我便把汉中给你。“魏延张口便叫,话音未落,身后       答道:“         !”刀起刀落,将魏延斩于马下。原来这就是孔明临终安排的锦囊妙计。(《三国演义》)
(2)“好容易等了他来,今忽见反悔,便知他在贾府中得了消息,自然是嫌自己淫奔无耻之流,不屑为妻。今若容他出去和贾琏说退亲,料那贾琏必无法可处,自己岂不无趣。一听贾琏要同他出去,连忙摘下剑来,将一股雌锋隐在肘内,出来便说:‘你们不必出去再议,还你的定礼。’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送与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芳灵蕙性,渺渺冥冥,不知那边去了。”段中的“他”是指            ,而自杀的人是             。(《红楼梦》)



4、其他题  填空。
⑴文艺复习时期西班牙小说家_______(作者名)的小说《堂吉诃德》被称为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
⑵中国古典诗文擅于对比叙写、议论抒情,如:“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_______,_______,江南游子。”(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屈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告天下》)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客至》)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