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3 18:12: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人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 (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2013·安徽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5分)
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不是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①________,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②________?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③________。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④________,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有一句精辟的话,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我把东西交付出去了 ②教师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或:学生到底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①据上文“像交付一件东西”和下文“你收到了……”可知,应填“我把东西交付出去了”,②据上文“根本问题”和下文“无非是教师……”可知,应填和教师的作用有关的内容;③应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④据上文“不是……”可知,应填“而是……”,内容上强调学习的方法;⑤据上文,内容上应强调学习方法,应是“众口传诵”的“精辟的话”。注意字数限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草坂膨胀寻章摘句食不裹腹
B.驰骋强弩远见灼识寥若晨星
C.编辑笑靥暗度陈仓头昏脑涨
D.云霄缀学明枪暗箭和盘托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A项应为“食不果腹”B项应为“远见卓识”D项为“辍学”。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B、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
C、白居易晚号香山居士,文学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长恨歌》是一首代表白居易最高艺术成就的长篇抒情诗。
D、杜甫的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著名作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超越种族、信仰、社会制度的差异,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和平、友谊与团结,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和谐发展,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刻内涵。
B.文艺复兴揭开了欧洲腾飞的序幕,工业革命拉大了欧洲与中国的距离,当火车在欧洲大地高歌猛进的时候,中国的辽阔土地上,木制独轮车还在吱吱呀呀地唱着千年的凄凉。
C.风云变幻的20世纪已经过去,那些成为中国命运呐喊的诗界前辈也已经走远,在新的世纪,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拨开喧嚣的迷雾,高扬起前辈诗人使命意识的旗帜呢?
D.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证明,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最后一句少动词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