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①一②题。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①对这首元曲的用典与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功名万里”用的是西汉张骞出使匈奴终封博望侯的典故。
B.“斯文”一词出自《论语》,“斯文一脉微如线”是说礼崩乐坏,儒道衰微。
C.“光阴寸隙”即平日我们常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流逝很快。典故出自《庄子》。
D.“彭泽县”讲的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田园的故事。
②对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官的整天把归隐挂在嘴边,真正的隐士又有几个?可见他们口中的隐”,十有八九是假话。
B.这支小令不但讽刺了口是心非、表面斯文的假隐士时尚,连陶渊明也受到牵连,遭到讥讽。
C.“尽道”二字,冷峻已极,说尽了世道人心,带有强烈的嘲讽意味。
D.小令末尾与“忙如燕”遥相呼应,两相比较,活画出官场竞逐,如蝇嗜血的真面目。
参考答案:
①A②B
本题解析:
(用的是东汉班超封侯万里事。) (不曾讥讽陶渊明,而是慨叹未见有几人真正追随其后。)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1)这首词第二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4分)
(2)本词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①不能换成“见”。(1分)因为“惊”字与首旬的“那知”相呼应
本题解析:此词通过今昔元宵的对比,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开头两句,点明身在客地,不觉时序推移之快,原来春天已经到了。天涯海角悲凉地——这时的建康,一方面是南宋驻有重兵,准备抵抗金侵略者;另一方面,又聚集了许多从北方逃难过来的流离失所者,真是一个悲凉地。在这样的情势下过元宵,只能令人心酸。下片紧接上片的思路: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这就是变乱前“全盛时”的情形。这样写的用意在于抒发对已经失掉的过去的怀念和眷恋。用来和眼下的惨痛现实进行对比,从而反衬当前的惨象。“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连结全词的关键:从幻梦中醒来,在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宿山寺
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小题1:贾岛写诗擅长苦吟奇句,颔联中的“透”和“逆”二字用得准确传神,令人拍案叫绝,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写出了山寺的高寒、清幽静寂、远离俗世的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这种特点的?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透”字写出了从疏落的树枝空隙之间,看见夜空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首先回答“透”和“逆”二字的句中意,再回答情感,注意题干中的“简要分析”,每个字的分析给2分,语言通顺给1分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手法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2分,情感给2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是“左联”五烈士牺牲后,上海龙华监狱的墙壁上发现的诗句,这首诗的合理顺序是
①壮士身亡志未终
②一般鲜艳一般红
③龙华千载仰高风
④墙外桃花墙里血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金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牧牛图①
[金]田锡
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②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 [注]①这是一首题画诗。②挽粟车:送军粮的牛车。
(1)第二句诗中的“似水流”值得玩味,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似水流”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送军粮的牛车之多,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