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六)
2017-01-13 18:21: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①一②题。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①对这首元曲的用典与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功名万里”用的是西汉张骞出使匈奴终封博望侯的典故。
B.“斯文”一词出自《论语》,“斯文一脉微如线”是说礼崩乐坏,儒道衰微。
C.“光阴寸隙”即平日我们常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流逝很快。典故出自《庄子》。
D.“彭泽县”讲的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田园的故事。
②对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官的整天把归隐挂在嘴边,真正的隐士又有几个?可见他们口中的隐”,十有八九是假话。
B.这支小令不但讽刺了口是心非、表面斯文的假隐士时尚,连陶渊明也受到牵连,遭到讥讽。
C.“尽道”二字,冷峻已极,说尽了世道人心,带有强烈的嘲讽意味。
D.小令末尾与“忙如燕”遥相呼应,两相比较,活画出官场竞逐,如蝇嗜血的真面目。


参考答案:
①A②B


本题解析:
(用的是东汉班超封侯万里事。) (不曾讥讽陶渊明,而是慨叹未见有几人真正追随其后。)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1)这首词第二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4分)
(2)本词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①不能换成“见”。(1分)因为“惊”字与首旬的“那知”相呼应


本题解析:此词通过今昔元宵的对比,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开头两句,点明身在客地,不觉时序推移之快,原来春天已经到了。天涯海角悲凉地——这时的建康,一方面是南宋驻有重兵,准备抵抗金侵略者;另一方面,又聚集了许多从北方逃难过来的流离失所者,真是一个悲凉地。在这样的情势下过元宵,只能令人心酸。下片紧接上片的思路: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这就是变乱前“全盛时”的情形。这样写的用意在于抒发对已经失掉的过去的怀念和眷恋。用来和眼下的惨痛现实进行对比,从而反衬当前的惨象。“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连结全词的关键:从幻梦中醒来,在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宿山寺
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小题1:贾岛写诗擅长苦吟奇句,颔联中的“透”和“逆”二字用得准确传神,令人拍案叫绝,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写出了山寺的高寒、清幽静寂、远离俗世的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这种特点的?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透”字写出了从疏落的树枝空隙之间,看见夜空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首先回答“透”和“逆”二字的句中意,再回答情感,注意题干中的“简要分析”,每个字的分析给2分,语言通顺给1分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手法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2分,情感给2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是“左联”五烈士牺牲后,上海龙华监狱的墙壁上发现的诗句,这首诗的合理顺序是
①壮士身亡志未终
②一般鲜艳一般红
③龙华千载仰高风
④墙外桃花墙里血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金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牧牛图
[金]田锡
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②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 [注]①这是一首题画诗。②挽粟车:送军粮的牛车。
(1)第二句诗中的“似水流”值得玩味,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似水流”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送军粮的牛车之多,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