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二)
2017-01-13 18:32: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请为你班方队撰写一段校运动会入场式上经过主席台时的解说词。要求: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及其相关的信息,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班是一个团结的班集体。他们时刻准备着,他们凝聚在一起。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游(xǐ)  予(jǐ) 迷(wǎng)百争流(gě)
B.抹(shā)磕(bàn)别(zhèn)自自怜(yuàn)
C.噬(niè)思(cǔn)商(què)而不舍(qiè)
D.不(chì)教诲(huǐ)然(qiǎo)尽职守(k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嬉”应读“xī”;B项,“甄”应读“zhēn”;D项,“诲”应读“huì”。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2月10日晚,中国足球队以一种充满血性的方式成功地阻止住对手韩国双的进攻,书写了32年国际A级赛事不胜韩国队的耻辱记录。
B.五十八年,卓琳执小平之手不离不弃,在枪林弹雨中转战南北,在风雨阳光中起落同随,她当选为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称号。
C.日本事盈汽车公司由于产品质量问题,遭到来自消费者、媒体及业界的猛烈抨击,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因此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D.以“都市桃花源”为主题,用两个巨大而奇特的魔比斯环为载体,上海世博会湖南馆将吸引众多参观者的眼球而流连忘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题文】在刚结束的新余一中第42届田径运动会上,入场运动员步伐矫健,口号响亮;赛场运动员奋勇争先,努力拼搏。每一位同学们都感受了体育的魅力,享受了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请运用《包身工》里的场面描写方法,描写一个运动会比赛场面。
要求:⑴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⑵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⑶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答案】伴随着《运动员进行曲》激昂的旋律,各班级同学以整齐的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语言运用题,解答此题,可根据题干的提示,抓住体育运动会比赛现场的氛围,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从个体运动员的奋力拼搏到整体运动员的气势磅礴,运用恰当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表达出运动会赛场上的热烈、积极、开放的气势。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少焉,月出手东山之上,???????????????。(苏轼《赤壁赋》)
肯与邻翁相对饮,??????????????。(杜甫《客至》) (2)????????????,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参考答案:⑴悟以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歌窈窕之章/徘徊于斗牛之间/隔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