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1-13 18:38: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道小题作答)(5分)
小题1:君子?????????,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小题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小题3:?????????,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4:东篱把酒黄昏后,?????????。?(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5:?????????,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周邦彦《苏幕遮》)
小题7: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小题8: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王勃《滕王阁序》)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_,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______________。(《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______________,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戍卒叫,函谷举,______________,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想当年,____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语言运用题  探春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改革大观园?效果如何?(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探春在贾家是庶出,但是非常聪明能干,曾以出色的能力管理过偌大的贾府。“海棠诗社”就是在她的提倡下组织起来的。 (《红楼梦》)
B.《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个奸雄,他的信条是“宁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负天下人”,他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不仁,是一个政治野心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三国演义》)
C.爱斯梅拉达带着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而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随着她。在广场的一条小巷里,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和加西莫多抢走。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近卫队长弗比斯救下了她。克洛德逃走,而加西莫多被擒获。 (《巴黎圣母院》)
D.《家》中,觉慧是高家年青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 (《家》) E.聂赫留朵夫在陪审员席上认出了玛丝洛娃,使他十分震惊。他相信她在盗窃钱财和毒死人命两方面都没有罪,但他回想起勾引玛丝洛娃的经过,并不认为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人,良心从没受到苛责。 (《复活》)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