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3 18:57: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字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shì)的  自(yǔ) 地(qiào)习字(tiè)
B.妥(tiē)   (xiào)像  (qiáng)迫(qiān)吝人
C.(shé)本  (qjá0)首  (rěn)苒(sāo)丝机
D.(duì)变  (tāo)扰  关(kǎ)(qián)水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诩(xǔ)B?强(qiǎng)D 蜕(tuì)。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此题考核的主要是多音字和形声字,“自诩”和“蜕变”注意形声字能否读半边,“强”是多音字,作“迫使别人作某事”时读qiǎng,其余读qiáng。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两个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使上下文语意连贯。(书写答案不要出现数字)(6分)


在进行人际沟通上,依靠互联网使用MSN、QQ等进行即时聊天的受访者为21%,利用微博的为20.6%,视频聊天的为19.2%,合计60.8%。由此看出,A.????????????。个人智能设备使用带来的影响调研显示,合计约有67.6%的使用者对个人智能终端的优点表示认可,从中可以看出个人智能终端有B.??????????的特点,消费者也乐于接受产品智能化或云技术化带来的好处。但同时有15.5%的使用者认为,个人智能设备的使用让与家人、朋友的沟通时间变少;16.9%的使用者认为互联网正在替代面对面沟通。由此可见,C.???????????????????。


参考答案:大意对即可得满分。A.云时代依靠互联网进行人际沟通成为社会显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图文转换文字中的补写结论,考生要认真审题明确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分析数据,找准规律;明确要求,准确答题。不能顾此失彼,遗漏要点,概括要全面,表述要准确。A空要求考生根据利用互联网进行人际沟通达60.8%这个数据,写出一个结论,主语为“依靠互联网进行人际沟通”,百分比超过一半,但概括时不能出现数据,可概括为“成为普遍或显著现象”。B空要求根据图表二填入个人智能终端的特点,根据图二的第一、三、四、五个数据说明,可知它的特点有扩大社交圈,提高生活效率,获取海量资讯(或快捷、共享、海量、社交化)。C空要求考生根据15.5%和16.9%这两个数据得出一个结论,根据数据说明可知,个人智能终端使人沟通少,导致情感冷漠。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将下面这段话改为整句,使之语意连贯流畅,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即使身处逆境,只要有信念在,就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风帆。信念的魅力就在于就算遭遇黑暗,也能召唤你点燃心中的火炬。由此看来,谁能说信念不伟大呢?它能帮助你在蒙受不幸时,依然保持崇高的心灵。


参考答案:
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风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⑴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不亦远乎(《论语》)
???,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⑶登高而招,?????,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荀子《劝学》)
⑷沧海月明珠有泪,??????????。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参考答案:⑴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
⑵小知不及大知?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B.微博一经推出,就以其强大的即时通信功能,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它正有力地介入我们的社会生活。
C.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