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3 18:57: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这是一支对敌人具有??????力的导弹部队。
2创造万物的大地,以他的苍松翠竹清风流水????????人们心中的尘垢。
3大脑愈用愈发达,不用则????????
4一向不关心时政的美国人,对这次爆炸事件的????????都很强烈。

A.慑服涤除褪化反映
B.震慑洗刷蜕化反应

C.威慑荡涤退化反应
D.威慑涤除退化反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慑服”因恐惧而屈服、顺从。“威慑”用武力使对方感到恐惧。“退化”指生物体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蜕化”比喻腐化堕落。“反映”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应”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将下列词语次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清末民初文坛,产生了大量的侠义小说和风月小说,日渐???????着国民的精神,使之一点点地迷茫下去。这种玩意儿,如今又在文艺领域,借助电子???????编织着虚幻的生活情境,迷幻着涉世不深的男女,使他们???????于风花雪月与剑侠鬼怪一类的渊潭中。因此,当前的文艺作品一定要追求深 度与力度。

A.侵蚀媒体沉溺
B.腐蚀媒介沉溺

C.侵蚀媒体沉迷
D.腐蚀媒介沉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侵蚀”,(不良思想)由外至内逐渐侵入使变坏;“腐蚀”,比喻坏的思想、环境使人腐化、堕落,强调的是“使内部腐化变质”,程度比“侵蚀”重。“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沉溺”,像淹没于水中一样,痴迷于某事,陷入进去难以自拔;“沉迷”,程度较深地迷恋,可指好,也可指不好的。结合相关语境,即可作出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怒目金刚、横眉冷对是鲁迅的表面,他那深藏不露的,是大慈大悲,是对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关怀与温情。
B.在浮华虚假的吹牛之风的浸淫中,诚实理性被吹走了,较真儿精神被吹走了,大家习惯于心知肚明地看假把戏,甚至心知肚明地演假把戏。
C.经仔细检查,他们才发现这是一只小老虎,它还活着,但是因为被注射了安眠药,所以不省人事
D.星夜磨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夫,他认真地打磨着古老的农业,也磨出了自己的好心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不省人事:指人昏迷,失去知觉;或人不懂人情世故。使用对象是人。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 ____ 民情。
③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疾病。

A.曲解  体恤  祛除
B.曲解  体察  驱除

C.误解  体察  祛除
D.误解  体恤  驱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曲解”多指故意地歪曲地解释,“误解”则指错误地理解;“体察”乃亲身考察,“体恤”为设身处地地给予同情和关怀;“驱除”一般指赶走,“祛除”指除去病(患某种心理状态或邪祟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长期以来,社会上都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以及教师的硬性指标,尽管中央一直反对这样做。
B.先辈既然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典范,那么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日益推进的今天,领导干部应如何去做呢?
C.奥运安保部门指出:对于安全保卫工作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
D.我们只要认真思考会发现,既然血管堵塞了,如果通过单纯的吃药方式治疗股骨头坏死,是不太现实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