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3 19:03: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 宝玉道①《古今人物通考》上说②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③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关于高考改革,有评论者认为,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公平与否,改革最应捍卫的目标也是公平。社会关注教育改革,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教育公平的关切。
B.整个8月份,南京人比平时少吸了3764吨PM10和1750吨的PM2.5,下降比例达到44%和36%。青奥会的实践证明,对空气污染预先预测,提前采取应急措施,的确会对空气恶化起到缓解作用。
C.近日南京军区用高仿真硅胶人像复原了1945年日军“受降仪式”现场。在复原场景中,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正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交投降书。
D.近年来,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建起的工业园区将污水排进腾格里沙漠深处。一些足球场大小的排污池,污秽不堪,气味刺鼻。专家透露,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想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两面对一面;B项,“预先预测”重复;D项,“一旦…后”句式杂糅。所以选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专心学习一门技艺的人,较之聪颖但不专攻的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两者是有差别的。
①而后者恃才妄为,做事轻率???②纵然技艺还可能不够纯熟
③也有过之而无不及???????????④大体上,前者专心致志,谨慎行事

A.④①②③
B.②④①③
C.④③①②
D.②③④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段议论性句子。②③与“前面的专心学习一门技艺的人,较之聪颖但不专攻的人”合起来才能构成论点。根据内容①与④是相对的分析,根据“前者”与“后者”就能确定④在①之前。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材料概括分析题。
  现代化的多元模式,主要是文化的民族内涵和现代性之间的张力问题。因此,在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中间呈现的诸多问题,常常离不开文化的思考。就是说,从文化的视角解读现代社会,有可能把很多问题说得更清楚一些,而单一的政治解读、经济解读、军事解读,都不容易把一个国家和社会研究明白。
  我的一个看法是:社会的问题在经济,经济的问题在文化,文化的问题在教育,教育的问题在文化。这是一个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之间的互动循环圈,这个循环圈为我们提供了对社会现象作文化解读的可能。我不是文化决定论者,但我觉得,当代中国文化方面的欠账太多。因为我们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把文化混同于意识形态,以致文化排斥多于文化建设。殊不知文化建设是需要依赖社会的。经济的市场化自然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社会不能市场化,社会的教育与学术尤其不能市场化,人类的道德理性(譬如操守)和美好的情感(譬如爱情)不能市场化。总之,经济强国的建立,不能以牺牲文化的基本价值为条件。
  现代性语境下的文化问题,有一个自我的文化身份和与他者的关系问题。走向现代,那么传统呢?走向世界,一切都试图与国际接轨,那么自己呢?所以,便有了对自身角色作文化辨认的需要,而角色离不开自己的文化传统。如果说一百年前或者三十年前,可能还会有学者认为现代化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不相容的,但今天,已经很少再听到这种声音了。我们长期反思的结论是:现代化不能完全丢开自己的文化传统,不能离开自己的出发点,不能找不到回家的路。
1.从文中看,“当代中国文化方面的欠账太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来看,现代社会中“文化”的作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你认为该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示例:根本原因是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文化混同于意识形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是杜甫的律诗《恨别》,颔联、颈联秩序已经打乱,请选出顺序正确的一项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①思家步月清宵立?②兵戈阻绝老江边?③忆弟看云白日眠?④草木变衰行剑外

A.④②①③
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D.①④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涉及诗歌的衔接的题目,首先注意律诗的押韵要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由此知第二空和第四空必须是②或③,由此排除D,在注意律诗的起承转合,和内容的对应,④②承上联写剑外风光,①③写思乡、念弟。由此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为下列语段中空缺处依次填上标点最恰当的一项为

[??? ]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