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3 19:06: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参考答案:(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乐观豁达的心境。是将古人的悲秋与


本题解析:
(1) “自古逢秋悲寂寥”,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感情题答题步骤:点明情感;结合诗句说明为什么是这种情感;手法题答题步骤:点明手法;结合诗句说明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此种手法的作用好处。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
一?剪?梅
刘克庄①
(序:余赴广东,实之②夜饯于风亭。)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刘克庄:南宋爱国词人,政治上屡受打击,他以命运与自己相同的刘禹锡自比,自称“刘禹锡”。此词为作者被贬广东时所作。②实之,即作者好友王迈,字实之。③束缊:用乱麻束成火把。
小题1:“天寒路滑马蹄僵”中的“僵”字很有表现力,请予以赏析。(5分)
小题2:词的下片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⑴.①“僵”为“僵硬”之意,(1分)②明写因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炼字主要有炼意、炼境、炼手法、炼结构,一般都要涉及到情感所以炼意是必不可少的,此题主要是炼意,首先解释字义,然后结合诗歌回答和人物和主旨的关系。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主要是修辞和衬托的手法。答题时结合诗歌内容,答出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绝句
金·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1)诗的第一、二句从什么角度描写?突出了什么?(2分)
??????????????????????????????????????????????????????????????
(2)诗中“竹影和诗瘦”的“瘦”字被称为传神之笔,请结合全诗简析。(3分)
??????????????????????????????????????????????????????????????
(3)月之不肯下西厢,是有浮云阻隔还是有其他原因,诗人没有说。你认为意蕴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3分)
??????????????????????????????????????????????????????????????


参考答案:
(1)一是从视觉,一是从嗅觉的角度,突出诗人居住环境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春兴
唐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此诗构思巧妙,笔触灵动,把乡情乡梦写得真实可感,有无限情趣,耐人寻味。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前两句写景。暮春时节,嫩柳变绿,细雨中残花落尽,疏朗的枝头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消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小题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首联写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但“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又于“自鄙”中透露“自负”,含有“乾坤”之内心忧社稷的腐儒能有几人的怨愤不平之气。颔联紧扣首联,表面写片云孤月,实际上以云、月的皎洁喻自己的忠心,情景交融,对仗工整。颈联咏怀,“落日”“秋风”写景,表现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尾联用典,自比“老马”,呼唤用老马的“智”,抒发老当益壮的情怀。
点评:首先明白什么是意境,所谓的“意境” 就是由几个相关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表达的情景交融的情景,考生要善于通过意境来分析作者的情感,是忧愁的还是欢快的,是愤懑的还是旷达的等,分析时要结合诗句来进行。
小题2:试题分析: 此题是开放型,表面上是两种相异的情感,实际本身并无矛盾,强调的角度重点不同,本身是统一的。整诗表达的是作者虽然怀才见弃,但报国思用的慷慨之情。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分析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要从四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即题目(有的是诗眼)、作者(知人论世)、正文(最重要)、注释(有的没有,有的话一定用得上),结合诗词的意象来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