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四)
2017-01-13 19:06: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梦赋予了当代青年新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年是中国梦的实现者、助跑者和寄托者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托起中国梦。
B.普京表示俄中关系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成果显著。俄方希望充分发挥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有力推进重大项目合作。
C.在近代史领域对于战争这一部分应该由亚洲各国共同研究这一战争如果放在宏观的角度看那么日本的侵略行为就显而易见了。
D.此次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举办的首届“中国谜语大会”选拔产生10支参赛队共30名中学生亮相屏幕竞技比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语序不当并列词语注意词语之间的逻辑顺序“实现者、助跑者和寄托者”应为“寄托者、助跑者和实现者”。B.搭配不当“发挥”和“机制”搭配不当应为“发挥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的作用”;C.语序不当后面的前后的主语不一致关联词语应该放在主语之前“ 这一战争”与“如果”互换在“这”前加一个“把”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弛观摩蓬头垢面顾明思义
B.拖沓毒枭省吃简用未雨绸缪
C.家具斡旋山洪暴发辗转反侧
D.梗咽皈依恶贯满盈变换莫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顾明思义—顾名思义,B省吃简用—省吃俭用,D变换莫测—变化莫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奇(pā)达(hǎ)板(zhān)不(jìng)而走
B.坎(kě)(xù)勉手(jí)(shè)级而上
C.(zháo)重(hàng)道(hùn)沌中规中(jǔ)
D.(jī)形慰(jiè)(xiāo)勇(dǐ)掌而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A、板(zhēn),习惯误读字;C、(zhuó)重,多音字;D、(zhǐ)掌而谈,注意和“抵”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我爱祖国的文化。有时候我朗读中国诗歌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它触动到我心灵深处时,我就不觉流下了眼泪。
①领略到其中言外的神韵
②想象到其中优美的图景
③当我读到得意的时候,就不觉反复吟哦,悠然神往
④体会到其中最细微的感情
⑤感触到其中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
⑥捉摸到其中耐人寻味的思想

A.③⑥②④⑤①
B.①⑥②④⑤③

C.①⑤③②④⑥
D.②④①⑥⑤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③句和最后一句的语意和句式相照应,衔接紧密,排除AC;②④①⑥⑤按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顺序来排定。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为使下面的语句表达更简洁、顺畅并保留原意,编号的内容有四处是可以删去的,请将可删去词语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课后,我去办公室请教王老师。刚要推门,听到办公室里好像在吵架,忙把手缩了回来。我站在门口听了一阵子明白,原来是王老师和程老师正为一个数学答案争论不休,各执己见,这件事使我感动……
可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④⑦⑧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语句中第二句含有“办公室”字样且下面没有画线,即不属于选择的范围,因而可将①处的“办公室”删掉;第二句的语境表明“我”站在办公室门口,所以④处的“站在门口”也应去掉;⑦处的“而”可有可无,删除会使得语句更简明连贯;“争论不休”和“各抒己见”在一定意义上语意重复,所以,也可把“各抒己见”删掉。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