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3 19:14: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北京奥运圣火在国内薪尽火传,已经过了许多城市。据安排,7月25日下午,将由临沂传至曲阜,曲阜也将成为此次圣火传递过程中所经过的唯一一个县级市。
B.要学好语文并取得较好成绩,必须立足于课本,那种脱离课本漫无边际的语文学习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方法。
C.电影《风云2》即将于7月上旬在泰国杀青。昨日下午在摄影棚内,郭富城、郑伊健、任达华、谢霆锋、阿Sa、唐嫣、何家劲等7位主演着戏装接受了媒体采访。
D.北大校长许智宏演唱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有的网友认为许校长这一行为宣扬了北大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传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薪尽火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流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其一犬坐于前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卒廷见相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通过几代技师的努力,我厂终于生产出了有口皆碑的佳酿,它口感_________,气味 芳香,成为我厂的"招牌酒"。
??②理想的美,是创建高洁的人格,发育丰腴的肌肉,__________外延都要达到完全的深境,而不是像绣花枕头一肚草似的,仅存其表面之美。
??③在焊接的过程中,温度如果达不到一定的高度,无法充分熔化金属,就会影响焊接质量。此时如果加入一些________,能够促进金属熔化。
??

A.淳厚  内涵  溶剂
B.淳厚  内含  熔剂
??
C.醇厚  内涵  熔剂
D.醇厚  内含  溶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淳厚"之义为"淳朴";"醇厚"(气味、滋味)纯正浓厚,也有"淳朴"之义。"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概念的内容;"内含"指"里面包含有"。"溶剂"指能溶解别的物质的液体,如水等;"熔剂"指熔炼、焊接或者锻接时,为了促进原料、矿石或者金属的熔化,而加进的物质,如石灰石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加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宽厚而爱人。
B.蒙故业,因遗策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C.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吞二周而亡诸侯。
D.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选项中加点词与“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中“觞”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固知死生为虚诞
B.幽壑之潜蛟
C.以其乃华山之阳之也。
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新的含义。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 动用法。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4.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此外 ,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的特殊现象,因此必须了解并学会推断。否则,会影响对一些句子的理解。分析可知:例句与C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A项数词“一”活用作动词,B项动词的使动用法,D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