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五个小题计分)(5分)
小题1:)我欲乘风归去,???????????。(苏轼《水调歌头》)
小题2: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
小题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小题4:罔薜荔兮为帷,???????????。(屈原《湘夫人》)
小题5:谢公宿处今尚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6:?????????????,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
小题7:心非木石岂无感????????????????。(鲍照《拟行路难》)
小题8:?????????????,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 ,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__________________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 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三杯两盏淡酒,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3)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腾王阁序》)
(4) 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文章千古事,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偶题》)
3、填空题 根据要求填空。
(1)不同的作者对史实往往见仁见智:西汉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宋代苏洵在《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是“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而唐代杜牧在《阿房宫赋》却感慨秦和六国都亡于不爱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对当时人们崇尚虚无、漠视生命的思想进行了否定。东晋诗人陶渊明则在《归去来兮辞》中用“聊乘化以归尽,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生命的乐观看法。
(3)韩愈和唐代另一作家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师说》中,韩愈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______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0.5分,共5分) 四
(1)????????????????,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4)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5)俄顷风定云墨色,???????????????????。(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
(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8)????????????????,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9)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常被用来表现亲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
5、填空题 (1)中国古典诗歌有“以悲为美”“以愁为工”的悠久传统。李白在《秋浦歌》中写道:“白发三千丈,______________”,赋予“愁”以长度。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写道:“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赋予“愁”以重量。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____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赋予“愁”以数量。李商隐在《代赠二首》(其一)中写道“芭蕉不展丁香结,___________”,赋予“愁”形态。
(2)《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的新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它的作者是______。
(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话是文艺复兴时期一著名诗人说的,该诗人的代表作是
《____________》